——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教育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坚持知行统一,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结合学风校风建设,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结合学生的专业,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观。修订完善大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着力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学生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有步骤、分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校纪校规教育、爱校意识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成才择业创业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3.全面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有条件的高校新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新建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基地的建设步伐。高等学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纳入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范畴,加大投入,注重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4.不断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为4门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专科层次和硕士生、博士生层次以及各成人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要按照《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规定执行,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实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本科院校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部纳入重点课程进行建设,专科院校也要重点建设1—2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确定2—3门课程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试点,积极鼓励教师研发和制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件,自治区宣传、教育等部门要组织评选并做好推荐使用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可划分一定的课时量作为实践课,所有院校都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总体方案和考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