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精心组织,规范操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的关键环节是,选准补贴品种,认真组织种子招标,保证种子质量,严格控制价格,抓好统一供种,搞好技术服务,确保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到户,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因此,各市、县要精心组织,规范操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一)制定实施方案
各市、县要根据小麦良种补贴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具体情况,研究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分解落实项目任务,选准项目示范区,认真确定补贴品种,逐户摸底登记,编制统一供种清册,制定详细的招标方案,摸清种源情况,审查供种企业资质,加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培训业务骨干,制定技术规程,成立项目领导和技术组织,落实各项措施。
(二)选准补贴品种
各县农业部门要在广泛调查,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论证,选定补贴品种,报市农委审定批准,并报省农委备案。要把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具有优质、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作为选择补贴品种的必要条件,同时要注意选择在当地有一定的种植基础和良好表现、群众普遍接受、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质强筋、优质中筋和优质弱筋品种。没有审定的品种坚决不能作为补贴品种,生产上风险性较大的品种一般不作为补贴品种。每个县招标品种原则上不超过4个。淮北地区以优质强筋品种为主,适当搭配优质中筋品种;江淮地区以优质弱筋品种为主,适当搭配优质中筋品种。
(三)合理确定种子价格
各市农业部门要会同物价部门制定本辖区内招标品种的最高限价。不论是公开招标还是邀标谈判,最终确定的种子价格必须明显低于当时当地同等优质小麦种子的市场价格,扣除补贴后农民购种的优惠价格原则上不高于当时当地出售商品小麦的价格。切实防止借良种补贴之机哄抬种子价格。
(四)严格审查企业资质
各市农委及种子管理站,应于招标前对辖区内种子企业的生产、经营资质进行审查,对企业准备投标的种子数量、质量等情况进行现场考核和综合评定,尤其对在外省订购的种源合同要严格把关,没交定金的合同视为无效合同。种子管理与经营没有彻底分开的企业一律不准参加投标。对审查符合投标要求的企业,由市农委出具“参加小麦良种补贴统一供种合格企业”证明文件,企业凭证参与投标。
(五)精心组织种子招标
1.及时发布招标公告。种子招标工作以市为单位统一组织进行,要制定详细的招标方案。由市级农业、财政部门按照统一格式(见附件一),对每个项目县所需采购的品种名称和数量,于开标前20天在省级有关媒体(报纸、电台、电视台、省政府网站、安徽农网、省农委网站)公开发布招标公告,并免费向企业提供招标格式文本(见附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