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和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抓好《政府工作报告》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继续保持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十一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徐荣凯同志负责,省政府办公厅承办)。
5.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精神,加强对全省经济社会战略性、长远性发展问题的调研,进一步明确“十一五”云南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五个”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发展战略思路,用改革的精神、开放的观念和民主的办法编制好“十一五”规划。下半年召开一次“十一五”规划研讨会(秦光荣、李磊同志负责,省发改委、政府研究室承办)。
6.全面、准确、积极地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结合云南实际,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推进“双百”重点工程,加快农田水利、能源、交通和社会事业项目的建设,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投入,全面完成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加大治理整顿土地市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资源管理,整顿矿业开发秩序(秦光荣、李磊同志负责,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承办)。
7.认真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落实好国家和省重点扶持县及25个边境县的农业税全免、其余县的农业税税率减少到2%的政策;实施好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实施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加快新兴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特产品深加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实施好整村推进工程,搞好特困农户安居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切实降低返贫率。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全力抓好抗旱救灾工作。实现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的目标(孔垂柱、丹珠昂奔同志负责,省农业厅、财政厅、水利厅、扶贫办承办)。
8.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抓好30个重点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推进能源等10大工业产业发展,实施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推进大企业倍增行动,集中力量培育好30户大企业、大集团,争取10户左右骨干企业的总资产或销售收入超百亿元,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和扶持,加快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支持中小工业企业发展。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缓解油电煤运紧张等困难,为工业经济增长创造条件,实现工业增加值再新增200亿元的目标(李新华、刘才明同志负责,省经委、国资委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