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有900多个山区、老区乡镇,实施议案仅扶持了180个乡镇。议案结案后,省政府将继续扶持山区和革命老区开展“一乡一品”活动。
(一)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开展“一乡一品”活动作为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继续加强对开展“一乡一品”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一乡一品”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各有关部门应按照“统一规划、明确分工、统筹安排”的原则,继续做好扶持“一乡一品”工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落实有关的责任制,不断总结经验,把开展“一乡一品”活动发展特色农业推上新的台阶。
(二)突出特色,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在项目选择和规划上坚持因地制宜,突出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重点开发具有山区特色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名、特、优、新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坚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发展,把开展“一乡一品”活动与实施山区、老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和掠夺性经营;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提高科技含量,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良种良法,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先扶持辐射带动农户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分户管理,利益分享,风险共担”,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围绕“一乡一品”初级产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拓宽渠道,引导投入。省委、省政府2002年作出的《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粤发[2002]13号),明确要求把开展“一乡一品”工作与农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并决定从2002年至2007年,省每年安排1500万元,继续支持山区和革命老区实施“一乡一品”项目。各级政府也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将其列入扶持山区和革命老区发展特色农业的经常性项目抓好,引导农民和其他经济成分增加投入,切实把“一乡一品”活动办得更有实效。
(四)注重质量,搞活流通。努力改变过去重种轻管、重量轻质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大力开展良种引进、繁育、推广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培训普及工作,引导农民广泛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开展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生产,创立品牌,使“一乡一品”项目逐步建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样板项目。在抓好“一乡一品”主导产品商品基地建设的同时,把产后服务当作重要工作来抓,鼓励和吸引农民、农技推广组织、种养大户和其他经济组织围绕“一乡一品”组织生产、加工和流通,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各类合作组织、协会,提高组织化程度,搞活流通,使“一乡一品”活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