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实施扶持山区和革命老区乡镇发展三高农业开展一乡一品活动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的决议

  (三)创新机制,增加投入。在议案实施过程中,各地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项目建设投入,在开发模式、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努力寻求新突破。在开发模式上,借鉴日本“一村一品”发展落后地区农业经济的成功模式,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走内源发展与外源促进相结合道路,实现了“输血式开发”向“造血式开发”转变。在经营机制上,贯彻落实政府引导、统一规划、连片开发、私人投资、分散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开发思路,既解决了贫困山区农民缺少资金投入的难题,又有效地降低了市场风险,提高了他们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在管理机制上,实行扶持农户档案登记制度,确保资金扶持到镇、到村、到户。据统计,5年来,省级财政累计投入7000万元,比原计划5000万元增加2000万元;市、县级财政累计投入配套资金2000万元,比原计划增加600万元;农户和其他实体的投入超过3亿元;农户获利6.37亿元;实现了“1:5:10”的投资收益(即省级1元的投入,带动各级5元的投入,农户获得10元的收益),达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良好效果。
  (四)落实措施,加强监督。省农业厅在议案开始实施的第一年,就制定了议案实施办法,明确了建设目标、组织机构、扶持对象和资金监管制度等。议案实施期间,省农业厅多次深入项目现场调研,听取当地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进一步抓好项目建设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各有关市人大组织了由财政、农业等部门参加的专项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措施的落实和任务的完成。
  (五)科技先行,优化服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坚持科技领先、服务结合的原则,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保证受扶持农户掌握一套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同时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为项目建设成功提供了保障。产前着重抓好良种的引进、繁育和供应,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产中抓好技术培训与良种良法示范,提高农民的种养技术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产后注重搞好流通加工,使特色产品实现增值高效。清远、阳江、廉江、始兴、龙川等市县政府组织举办了“一乡一品”特色产品推介展示暨招商引资会,获得较大成功。在“一乡一品”项目开发的特色产品中,有28个参加了2004年4月在广州举办的“广东省首届山区产品采购大会”,19个项目产品参加了2004年7月在四川成都举办的“广东省农产品(成都)交易会”,起到了展示品牌、扩大宣传、促进流通、推动合作的作用。
  三、今后开展“一乡一品”活动的意见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