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大常委会:
为了加快山区和革命老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根据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继续实施扶持山区和革命老区乡镇发展三高农业开展一乡一品活动议案的决议》,省政府从2000年至2004年,在全省山区和革命老区中的80个贫困乡镇(重点是16个扶贫重点县的乡镇)继续开展“一乡一品”活动。5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和人大的监督指导下,经过各部门以及广大山区、老区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全省开展“一乡一品”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4年5月份,省政府组织省农业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林业局、海洋渔业局等单位,到韶关、梅州、清远等市进行检查验收,认为实施的“一乡一品”活动重点突出,责任落实,管理规范,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建议予以结案。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施议案的主要成效
根据省人大决议和省政府办理方案的要求,全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始终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突出特色,选准项目,加强培训,搞好服务,力求办一项成一项,实施“一乡一品”议案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
(一)加快了山区和革命老区农民脱贫奔康步伐。各地按照“抓住一个优势资源品种,配套推广一套先进技术,建立一个集约化水平较高的商品基地,开发一种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逐步形成具有特色和规模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带动农户致富”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山区和老区农民发展优质适销高效产品,农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据统计,继续开展的“一乡一品”活动累计直接扶持农户130025户,占被扶持乡镇农户总数的25.6%;建立各类名优水果、竹笋、中药材、花卉、反季节蔬菜、特种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52.97万亩,户均4.1亩;80个项目中有51个短生产周期项目建成投产(含部分投产),新增产值16.18亿元,农户获利6.37亿元,涌现出一批家庭年纯收入超10万元的劳动致富典型;已建成投产的项目受益农产人均纯收入2003年达到3872元,比1999年增加1690元,年均增长20.3%;由于扶持建设项目进入投产收益阶段,预计2004年受益农户收入明显增加,超过全省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水平,超额完成议案提出的扶持参与活动乡镇20%的农户和受扶持农户年均增收20%的目标任务。随着种养业项目全面进入投产期,受扶持农户人均纯收入将进一步提高。“人平一亩菜,楼房当年盖”(新丰黄磜镇),“一根竹子一箩谷,一片竹林一座屋”(广宁古水镇)等歌谣,唱出了山区和革命老区人民发展“一乡一品”特色农业勤劳致富的喜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