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文物抢救保护和博物馆建设
(十三)《丝绸之路(新疆段)重点文物抢救保护工程》是“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点工程。当前,首要任务是认真做好工程总体方案的规划、设计、论证和协调等前期工作。由于工程建设规模大、难度高、周期长,涉及多个地州、县市辖区的十余处大遗址,各有关地州市和相关部门一定要协调一致,积极配合文物部门做好这项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各级文物主管部门一定要突出重点,精心筹划,周密部署,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圆满完成预期的各项目标任务。
(十四)吐鲁番交河故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十分重要,不仅对于提高我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管理水平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我国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一个突破口。当前要继续抓紧做好吐鲁番交河故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力争早日申报成功,为提高我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管理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强文物对外交流工作,积极开展对外文物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我区的文物资源优势和宣传优势,拓展对外交流的渠道,扩大对外文化宣传,弘扬中华文明,扩大新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十五)要加快博物馆硬件设施建设,坚持以国家兴办为主,鼓励社会参与的办馆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博物馆基础设施的投入。各地要统筹规划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根据文物藏品的情况,新建一批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或在现有博物馆基础上进行维修或改造。当前要重点建设自治区博物馆,抓紧后续工程建设和陈列布展工作,确保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前竣工开馆,以崭新的面貌展示我区的历史文物精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各族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
(十六)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宣传教育作用。各地各类博物馆、纪念馆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科学管理和服务水平,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要求,不断提升陈列展览档次,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尽快形成内容上特色突出、主题鲜明,形式上直观生动、丰富多彩,服务上热情大方、满意周到的新局面,努力把博物馆建成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陶冶情操、启迪心智的教育课堂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基地。对已开放的各文物景区,要注意保护或恢复其历史环境风貌,加强环境治理和美化,努力使之成为文化旅游精品,促进旅游和当地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