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国土绿化为重点,大力推进“绿色山东”建设。
努力推进以封山育林为重点的山区绿化,以农田林网为重点的平原绿化。以绿色通道为重点的沿路、沿河、沿海绿化美化。加强城市绿化,优化树种结构,实施拆除违章建筑造绿和拆墙透绿,重点搞好广场、公园、道路等公共活动场所绿化,结合对城市周边、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荒山绿化及3公里以内的平原农田林网建设,形成、生态绿化带、旅游观光带和产业聚集带。切实搞好黄河故道等重点区域的防沙治沙工程,通过划定封禁保护区、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等综合措施,保护和增加林草植被。积极探索生态公路建设。
11.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努力缓解水资源“瓶颈”制约。
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抓好南水北调和胶东引黄供水等大型调水工程建设,搞好病险水库除险扩容、地下水库、平原水库等拦水蓄水工程建设和地下水富水区开发,努力增加可用水量。狠抓节约用水,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旱作农业以及节水型工业,逐步减少高耗水行业的比重,努力降低结构性耗水。积极开发替代水源,重点搞好中水回用和海水、陆地咸水的综合治理利用。加大空中水资源开发力度,做好人工降水工作。建立水资源综合调度机制,统筹安排城市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12.以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为重点,努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科学开发利用土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保护地力。抓紧矿山生态的保护与恢复,重点治理采矿塌陷地和已毁山体。以莱州湾、胶州湾、黄河口海洋生态整治为重点加大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搞好渔业资源修复,加快海洋特别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增强海洋与渔业生态保护能力。加强对油气勘探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恢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地表油泥和钻井废弃泥浆的污染治理。加强对南四湖、东平湖、黄河三角洲等湿地、草地,以及山区、近海岛屿、滩涂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与保护,特别要搞好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建设一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和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维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传承人类自然财富和文化遗产。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加强气候变化的应对和防灾工程建设,开展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监测评估。建立生态监测系统与预警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安全体系建设。
四、加快生态省建设的九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