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经济欠发达县重点中心卫生院进行改造,进一步加强全省县乡村卫生一体化建设。加快103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05个传染病院(病区)和17个紧急救援中心建设,到2007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和紧急救援体系。深化城乡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控制医药收费价格。
23.加强传染病防治。以艾滋病防治为重点,做好肺结核、肝炎、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建立健全艾滋病监测网络,完善监测检验体系。加强宣传教育,确保艾滋病防治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进重点场所。落实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对感染者和病人的发现率。
八、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24.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各级要进一步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投入,2005年,省财政危房改造投入增加到1亿元。搞好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
25.加大对贫困学生救助力度。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各高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经济困难学生入学。适当减免特别困难学生的学费,优先安排特困生参加勤工助学,鼓励社会力量进行资助。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确保我省没有一个适龄儿童因家庭困难而辍学,没有一个大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26.规范教育收费。严格实行义务教育“一费制”,规范学生用书范围和价格,认真落实收费公示制度。高中招生,严禁学校擅自扩大择校生比例、提高收费标准或在限定收费金额外收取其他费用。规范高校收费,制止与招生录取挂钩的各种乱收费行为。
九、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27.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加快欠发达县文化馆、图书馆维修建设.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科技、文化、体育设施能向社会免费开放的一律开放,政府投资兴办的公园对群众晨练和晚练活动免费开放。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加强基层各类体育协会和健身俱乐部建设,建立健全全民健身网络。
28.加快文化体育市场化步伐。积极推进文化体育单位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体产业。加强对以网吧为重点的文化娱乐场所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确保文化出版市场健康发展。
十、努力保障社会安全
29.强化社会治安工作。继续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对黑恶势力、多发性侵财犯罪、暴力犯罪、流窜犯罪和“黄赌毒”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加强普法教育,健全人民内部矛盾调处机制。
30.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对事故责任人的惩处力度。持续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大道路交通运输超载超限治理力度,力争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