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部门要完成公路用地内的整治工作并完成以下必检路线的主要任务。
1.完成路面大修改造13公里;
2.完成路面中修52.5公里;
3.维修全线桥涵27座;
4.划设标线3.9万平米,设立标志71块;
5.维修收费站区水泥砼路面1.9万平米。
(二)必检路线及抽检路线需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完成的主要任务。
1.绿色通道:
黑大线:70000株/28.3万平方米(424.3亩),其中,海城市43750株/17.8万平方米(266.9亩)、千山区:26250株/10.5万平方米(157.4亩)。
2.路域环境治理工作。
六、主要措施
(一)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发动
各县(市)、区政府和交通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宣传车、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全面宣传创建国家文明样板路的目的和意义,大力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公路上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的通知》(国发〔1994〕41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交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路政管理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1994〕9号)精神。通过积极宣传,使沿线社会和群众对创建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共识,积极参与、配合,提高全民爱路、护路的自觉性。
(二)抓住重点,搞好路面大、中修
我市国道黑大线部分路段由于重载碾压及交通流量大,路面出现了龟网裂、沉陷、变形等严重病害。因此,决定对部分强度指标超限、重度龟裂、路基变型较大的路段进行大修;对路面存在中度龟网裂及部分变形的路段采取局部处治病害,3厘米改性沥青罩面加铺纤维布。大、中修改造后的路面应符合GBM工程和国家文明样板路标准的要求。
(三)加强公路养护,实现畅、洁、绿、美
一是突出“畅”字,重点整治村镇路段的脏、乱、差,实现明显的路宅分离。村镇路段及路边开设的场、店一律设置宽深不小于80厘米×60厘米的敞口石砌边沟,实行路宅分离,保障边沟排水通畅,并设置统一标准的过道盖板,有条件的路段除石砌边沟外,在边沟外缘应保留1米距离,栽植绿篱或花卉。交叉道口设置过道涵,保证边沟排水通畅。二是突出“洁”字,搞好公路大整修。组织养护职工,自力更生,掀起公路整修高潮。对一些养护死角、难点展开集中治理活动,分车道线、路缘石线、路肩外缘线、边沟外缘线达到条条成线。泄水槽的位置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路面积水的低洼处,必要时可适当加密,以保证路面排水通畅。三是搞好公路绿化。做到路树整齐,不侵占公路建筑限界,树冠不妨碍视距和交通安全,对遮挡公路标志的路树要搞好剪枝和间伐。四是突出“美”字,在美化上狠下功夫。现有的人工景点要搞好维修,进一步美化路容,搞好宣传;做好里程碑、百米桩埋设和调整工作,保证里程碑完好和连续;做好沿线桥涵、示警桩、护栏、路树和道班院墙的粉刷涂色工作。
(四)实施安保工程,提高行车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