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深化“双建设、双整治”工作,认真开展“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围绕“双建设、双整治”工作,紧密结合我省农村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单位示范和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农村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城乡互动,推动城乡基层三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
  三、开展“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的主要任务
  “双万结对”的方式:以全省各级文明单位为示范带动方,采取自愿结对的方式,选取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正在争创县(市、区)级文明村的行政村,进行结对帮扶和指导,推动其文明村的创建。各地可根据当地文明单位和行政村的实际情况确定结对对象,也可以吸纳部分社区和其他行政村参与共建。“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辖区内的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对共建。2005年上半年做好试点工作,下半年全面推开。
  “双万结对”的目标:用5年时间,组织全省10000个文明单位与10000个行政村结对共建,力争把这10000个结对村建成文明村,使结对村达到“六个有”的要求:有一个能够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当地经济、建设当地文明的坚强领导班子;有一套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经常开展形势政策教育、长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提高农民素质长效机制;有一个能基本满足村民求知需要的图书阅览室;有一个能基本适应农村文化生活需要的文体活动场所;有一支具备良好素质、一定文体技能和组织能力的文体骨干队伍;有一套管理有序、活动经常、经费保障的组织制度。
  “双万结对”的任务:结对双方以“因地制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务求实效”为原则,进行双向互动。文明单位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以下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向结对村输入信息、技能,帮助结对村研究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现代农业,打开致富门路;二是经常深入到结对村,采取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形势政策、健康生活、文明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向农民传授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三是有针对性地为结对村培养文体骨干,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净化社会风气;四是力所能及地为结对村提供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物品和适合农民阅读的书籍;五是与结对村共同制订文明创建计划,设计创建载体,帮助结对村在五年内实现县级以上文明村的目标;六是根据结对村的需求,每年为结对村办1—2件实事。结对村主要是发挥农村土地、环境、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为文明单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实践平台;邀请文明单位干部职工到村里体验生活,接受教育,力所能及地为文明单位提供各类服务。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