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度省政府直属44个单位工作责任制目标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度省政府
直属44个单位工作责任制目标的通知
(浙政办函[2005]6号)


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2005年度省政府直属44个单位工作责任制目标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施行。
  根据省政府常务会议要求,省政府办公厅将对目标责任制量化考核办法作进一步完善,一类目标加减分值按二类目,标的两倍加以计算,对目标中涉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争取完成的重要工作指标加分按同类目标的两倍加以计算,并设立省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副主任对各单位一、二类业务工作综合评价分。同时,鉴于省直机关效能建设办公室相关工作职责已移交省监察厅,将“机关效能建设”与“政令畅通”项目合并为“政令畅通与机关效能建设”,由省政府办公厅和省监察厅共同考核。省政府要求,省直各单位要按照“走在前列”的要求,切实加强对目标责任制工作的领导,认真做好目标分解细化、责任落实和督查考核工作,振奋精神,真抓实干,确保完成所承担的各项目标任务,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五年四月六日

2005年度省政府直属44个单位工作责任制目标

  一、各单位一、二类工作目标内容
  省发改委
  一类目标:
  (一)按照“十一五”规划框架体系的要求,起草“十一五”规划纲要,组织编制农村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发展、服务业发展等一批重点专项规划;编制温台、金衢丽产业带规划实施方案,推动三大产业带规划的实施。开展全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重大战略课题研究,重点开展“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若干重大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和循环经济发展等课题研究。加强全省发展状况监测分析,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提出年度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并组织、指导实施,重点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制定相关具体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牵头研究制订《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相关配套制度和政策。研究制订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各地有序开展试点。研究制定加快服务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等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落实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控制环境污染项目建设。
  (二)加强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体的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五大百亿”工程投资计划710亿元,重点建设A类项目投资480亿元,实现投产和营运项目45个。重点电源项目建设规模超过2000万千瓦,其中投产机组500万千瓦;安排电网建设投资92亿元。加快实施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杭州湾大通道、温州洞头半岛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大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力度,推进三门核电、引进LNG等重大能源项目、舟山煤炭中转码头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镇海炼化大乙烯等重大制造业项目、浙北引水等重大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嘉兴电厂二期等一批重大电力项目建设;力争杭州——宁波段天然气输气管线全线开工建设,宁波一绍兴段天然气输气管线建成通气;推进浙赣铁路电气化、温福铁路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建成宣杭铁路复线和5个万吨级以上泊位;争取开工建设100万吨大乙烯工程,积极推进中远舟山修造船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建设。认真做好重点项目专项稽察工作。继续加大国债资金争取力度,加强国债项目管理。继续保持投资稳健增长,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8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根据浙政发[2005]12号和14号文件精神,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所规定的各项相关工作任务,制定和修订完善有关重点专项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做好电子政务工作,积极推进省政府门户网站、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全面落实生态省建设各项年度工作任务。
  二类目标:
  (三)进一步推进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工作,加大区域交通、信息、旅游、信用、环保、规划等重要领域开发合作力度;切实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认真做好全省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规范和加强信用信息应用等相关工作。
  (四)统筹规划各类园区(开发区),规范园区(开发区)设立、扩容和建设管理。重点推进发展现代物流、通信等现代服务业。组织实施以软件、微电子、移动通信、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为重点的国家和省级示范工程项目,加快培育软件、生物等高技术产业基地。
  (五)在全国率先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做好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相关工作。完善强镇培育政策,推进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抓好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
  (六)开展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及社会发展综合水平评价工作。研究提出加,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做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建设相关工作,协调推进省和杭州市药品联合集中招标采购,继续推进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深化完善大社保体系建设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省经贸委
  一类目标:
  (一)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会同省有关部门,抓好《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及产品导向目录》的实施,确定工业发展若干重点项目进行合力攻关及产业化扶持。抓好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赶超规划的实施。选择块状工业特色明显的区域,着力建设10个块状工业经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搞好与100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和重点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抓好关系我省工业发展的25项共性或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继续实施若干重点领域的100个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争取1/3的项目实现产业化;抓好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100个,争取50%的项目实现产业化。制定《浙江省限制和淘汰制造业落后生产能力目录》和《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制造业发展导向目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二)积极推进“三张网”建设,确保年底实现全省“千镇连锁超市”乡镇覆盖面达50%的目标;争取全省连锁企业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12%。进一步完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牵头做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协调抓好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商业欺诈等各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根据浙政发[2005]12号和14号文件精神,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所规定的各项相关工作任务,制定和修订完善有关重点专项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做好电子政务工作,积极推进省政府门户网站、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全面落实生态省建设各项年度工作任务,落实产业政策,配合加强排污总量控制工作;认真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关工作。
  二类目标:
  (三)进一步做好经济运行综合协调工作。抓好电力资源合理调配和有序用电,切实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和重要领域用电。加强对大工业用电企业的监管和外购电采购力度,协调电煤运输、供应,确保全省供用电秩序的稳定。
  (四)抓好一批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组织实施,改善投资环境,确保全省限额以上工业完成投资增长12%。进一步加大对“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的政策导向和培育工作力度。
  (五)研究制订工业领域的循环经济政策并选择一些地区和一批企业开展试点工作。指导、督促全省开展清洁生产和绿色企业创建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完成120家企业的清洁生产试点,培育40家省级绿色企业。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控制在0.73吨标准煤;组织协调节约用电政策措施的落实,加强节能、节电技术推广;编制工业节水规划,提出全省工业节水的实施意见,做好工业用水定额(试行)的落实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业技改项目集约用地管理;发展散装水泥,争取水泥散装率达到62%,年内淘汰水泥机立窑80条以上;提高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应用水平,争取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比例达到28%。
  (六)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实施中小企业培训工程,力争全省乡镇工业增加值和实现利税均比上年增长14%,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省安全监管局
  一类目标:
  (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制,确保全省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不突破国家下达的指标控制数,力争实现全省安全生产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零增长。加强市县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及时下达全省11个市和11个省级部门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控制指标、重特大事故控制指标和安全生产管理指标;市、县(市、区)政府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率达到100%;严肃认真地加强对各市、省级有关部门和省属有关企业的安全生产考核工作,及时向省政府报告考核结果。
  (二)严肃查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按规定牵头组织好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进一步加快事故处理工作速度,督促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结案工作,对工矿企业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按规定时间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工矿企业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责任事故结案率达到100%。根据浙政发[2005]12号和14号文件精神,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所规定的各项相关工作任务,制定和修订完善有关重点专项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做好电子政务工作,积极推进省政府门户网站、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二类目标:
  (三)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部署,及时组织开展全省综合性安全大检查和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的安全专项检查;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督查工作。全年组织安全检查、督查不少于4次,检查结果及时报送省政府。
  (四)认真贯彻落实浙政发[2004]21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全省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队伍建设,督促各地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年内市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设置要达到50%以上,县(市、区)达到70%。
  (五)开展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山;60%以上的露天矿山淘汰扩壶爆破、掏底开采等不安全的开采方法。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80%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条件评估工作。
  (六)做好事故统计报告工作,按时完成工矿企业事故统计,汇总各类事故情况,每月分析全省各类事故情况,每季通报全省安全生产情况,并提出对策措施。对工矿企业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准确向省政府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报告。
  省教育厅
  一类目标:
  (一)进一步落实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施“贫困学生资助扩面工程”,中小学贫困学生资助比例扩大到10%,高中段学生扩大到5%,研究制订贫困学生界定标准和资助办法,落实资助经费,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念上书。实施“农村中小学食堂宿舍改造工程”,3年内使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生均住宿面积达到低限标准、实现1人1床,生均食堂面积达到1平方米的低限标准。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制定3年改造计划,2005年重点启动改造经济欠发达县、海岛县和农村中小学宿舍、食堂、破旧危房25万平方米。实施“爱心营养餐工程”,免费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营养餐。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3年内选拔300名访问学者、培训3000名省级骨干教师、培训3万名市级骨干教师、组织30万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全员培训,2005年重点选拔培训欠发达地区300名教师和100名校长。建立发达地区教师到欠发达地区任职制度,每年选派100名教师到欠发达地区任教,3年内使欠发达地区小学教师专科、初中教师本科学历比例均达到70%,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达到2%。逐市逐县督促落实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的要求,足额安排农村教育经费。建立和完善对地方党政领导教育目标责任考核机制。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