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

  (二)努力提高地震预报和政府应急管理决策水平。要落实震情跟踪措施。地震、建设、国土、气象、测绘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跨部门、跨学科的数据共享机制。地震部门要努力捕捉地震前兆信息,加强分析会商。坚持专业地震队伍和群防相结合、科学家预测和政府应急管理风险决策相结合,努力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要制定规范的信息发布办法,逐步向社会发布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危险区判定信息,使群众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地震危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御对策措施。震灾发生后,要及时、快速地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等方面的信息。
  (三)切实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各地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研究制定加强群测群防工作的措施。积极推进“三网一员”建设,即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在地震多发区的乡(镇)设置防震减灾助理员。因地制宜地开展地下水、气体、动植物、气象气候等地震宏观异常观察,要加强地震宏观观测网络建设,加大宏观网点的密度,逐步实现宏观观测手段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普及地震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各级财政要建立稳定的群测群防经费渠道,保证观测员的补贴发放,稳定群测群防工作队伍。
  (四)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地震、教育、科技、民政、农业、文化等部门及城市社区要制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会同各相关部门与团体,建立和完善宣传网络,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要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和科普活动中,逐步在每个县(市)建立一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要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纳入文明社区活动中。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作为“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
  要加强基层宣传员的培训,组织防震减灾宣讲团,开展经常性的科普宣讲活动。2007年前,要建立我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加强宣传。
  (五)高度重视城市建设的地震安全。国土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必须依据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充分考虑潜在的地震危险。2007年前,积极配合省地震部门完成长春市区的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逐步完成县级以上城市的震害预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认真贯彻《长春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加强对建设工程的安评管理。要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和施工审批的必备内容,并将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纳入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与监督。
  2010年前,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完成县级以上城市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搞好抗震加固或改造。对水库特别是病险水库、城镇上游或位置重要的水库、易燃易爆泄漏有害物质的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必须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和查险加固。及时改造和加固各级各类危、旧校舍。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