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2.胶东半岛地区。包括沂沭大断裂带以东的烟台、威海、青岛、日照市。在海拔200~700米的低山丘陵区,因岩石风化较强烈,在坡角大于25度,圆椅形、槽谷状、簸箕形的沟谷地段,汛期发生崩塌和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
  (二)岩溶塌陷。在泰安、临沂、莱芜、枣庄等岩溶地下水水源地影响范围内,多年来,因不合理开采地下水,特别在汛期前后的地下水位波动期易频繁发生。
  (三)采空塌陷、地裂缝。其分布与地下采矿的分布密切相关。主要分布于兖州、济宁、滕南煤田,沂源县鲁村煤矿,枣庄陶枣、滕南、官桥煤田,枣庄市峄城区境内的石膏矿,泰安新汶、肥城、宁阳煤田,莱芜鲁中冶金矿山,莱芜市莱城区北埠煤矿,临沂罗庄煤田,平邑、苍山县的石膏矿区,莱州市、招远市、栖霞市境内的黄金及非金属矿开采区,威海市环翠区范家埠、乳山市蓬家夼、唐家沟、峒岭金矿区分,文登市大时家银金矿区等。
  (四)第四系地面塌陷、地裂缝。除岩溶塌陷、采空塌陷伴生的地裂缝外,在沂沭断裂带特别是胀缩土分布区的日照五莲县于里—管帅—汪湖和莒县大湖—小湖地段,地裂缝时有发生;在曹县、单县南部地区及东明县至郓城县一带,多为古河道带或粉土分布区,易发生第四系地面塌陷、地裂缝。
  (五)地面沉降。鲁北、鲁西南平原的德州、济宁、东营、滨州、菏泽等中心城区,由于深层孔隙地下水、油气资源长期大量开采且地表建筑集中,早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
  (六)海(咸)水入侵。东部近海地带以及广饶县北部,由于浅层孔隙水富集且开采量较大,造成地下水反向补给而相继发生了海(咸)水入侵。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威胁坡下人员、建筑、桥梁、道路,交通安全、水利设施和景区游人安全。
  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及其伴生的地裂缝主要对其上部建筑包括民房、水利设施、人员及交通安全构成威胁。
  地面沉降因其不可逆性特别是不均匀沉降,给城市建筑、道路、桥梁、管道和供排水系统造成极大威胁。
  海(咸)水入侵不仅严重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同时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地方病发病率增高等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
  三、地质灾害防范重点及防治措施
  (一)防治重点。
  1.济南市历下区燕翅山(不稳定斜坡);
  2.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梨枣峪(滑坡);
  3.章丘市垛庄镇上射垛(崩塌、滑坡、泥石流);
  4.平度市大泽山镇所里头(泥石流);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