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改造中低产田32.5万亩,其中银北灌区改造17万亩。重点抓好几个亮点工程:一是沿贺兰县、平罗县主要交通干线两侧集中连片的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二是沿贺兰山东麓大型机械喷灌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三是青铜峡金沙湾现代农业示范区;四是平罗县灵沙、惠北等盐碱地滴灌种菜实验示范研究;五是中宁县长山头地区建设2万亩枸杞综合节水示范区。
(二)资金筹措
申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专项资金2.4亿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0.96亿元,其中,自治区本级财政配套资金0.768亿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0.192亿元,群众筹资投劳1.68亿元。
五、保证措施
(一)加大中低产田改造投入力度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总投资的90%用于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全区农业综合开发增量财政资金全部用于引黄灌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提高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标准,常规改造模式亩均投资500元左右,灌溉排水工程基本配套完善;努力发展高效节水型现代农业,扩大喷灌、滴灌面积。
(二)采取水利、农业、林业、科技措施综合改造模式
从改善中低产田灌排条件、配套工程设施入手,加大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推行定型化装配式建筑物、“U”型渠道砌护、小畦灌溉等技术,在农垦系统等有条件地区加快发展大型机械喷灌,在高扬程灌区推广喷灌节水技术,在银北排水困难地区推行干砌石和柳桩护坡等防塌坡技术及暗管排水技术,开展紫穗槐、红柳生物护坡防塌技术试验研究。
积极推广抗旱优质高效作物新品种、水稻控灌、立体复合种植、水稻规范化旱育稀植、地膜覆盖等农艺节水措施;配套完善种子工程建设;探索粮食作物实行统耕、统种、统管、统收机械化作业;推广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沃土措施,加大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力度。
建设完善中低产田防护林网,引进推广银北灌区农田防护林网最适宜树种,提高林木保存率。研究探索村庄防护林、庭院经济林、用经济林种替代防护林的适宜林种及种植管理模式。
加速推进最新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建立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基地,大力推行农民能够学得上、用得好、真管用的农业实用科学技术。配套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努力改善农民接受知识、技能、经验和信息的外部条件,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三)全面推行“四制”管理,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