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要求相适应,既要避免发展滞后,也不能脱离省情,贪大求快,盲目超前。要在科学把握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合理规划现代物流发展的目标及重点,合理引导、适度超前。
2、坚持区域协调,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从我省经济地理区位出发,综合考虑与周边省区的经济协作关系及在全国经济发展战略中所处地位,做好与相邻省区及全国相关物流区域的协调和衔接。要根据系统性要求,从促进全省现代物流业的整体发展出发进行全面统筹、合理规划。要根据物流多种功能、多种组合方式的复杂性要求,从产业体系角度进行科学划分,分类指导,具体部署。
3、坚持突出重点、逐步推进
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出发,把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建设及重点物流企业培育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工作,选择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项目优先推进,形成示范和辐射效应,带动全省现代物流业发展。
4、坚持市场配置资源,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市场化运作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遵循供求规律,实现物流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政府在培育市场需求、规范市场秩序及引导扶持物流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力度,为现代物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将发展现代物流的各项措施和要求落实到企业层面,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微观实践主体,切实承担起各种物流功能,提供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
5、坚持立足存量,整合资源,提高质量,扩大规模
依托现有物流企业和物流设施,加快产业整合步伐,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促进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共同发展。鼓励有条件的物流企业增加服务功能,扩大服务领域,积极向社会物流拓展,实现物流服务市场化和资源社会化,提高社会物流资源利用效率。立足于存量资源的充分、合理运用,尽可能盘活、用好存量资产,通过增量资产与存量资产的空间整合、信息整合、功能整合,以少量投入带动存量资产的扩张优化,引导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实现专业化、多元化、规模化发展。
6、坚持以信息化引领物流现代化,促进现代物流业高效运转
物流产业现代化必须依托高度发达的信息流。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应用和开发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提高信息化程度,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产业,整合物流资源。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发挥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作用,促进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结合,保证现代物流高效通畅运转。
7、坚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安排运输方式,保障运输环境安全,支持环保型物流技术装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普及,提高运输工具效率,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合理规划现代物流业生产力布局,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发展目标
1、近期目标(2005—2010年)
(1)为现代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初步建成不同运输方式、衔接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一批现代物流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实现物流与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的基本融合,初步建成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培训1000名物流专业人才;基本形成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现代物流业区域格局基本形成。通过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全省建成3个物流园区、4个物流中心和一批配送中心,形成若干具有较强集聚辐射功能的物流枢纽,基本建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有效协作、布局科学的区域物流格局。
(3)现代物流业微观主体活力明显增强。商业流通企业物流优化管理取得明显成效,现代物流服务企业成长壮大,形成一批能满足物流市场需求、竞争力较强的专业化物流企业。
(4)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得以增强。物流业增加值达到9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4%,占GDP的比重达到13%,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2—3个百分点。
2、远期目标(2011—2020年)
(1)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基本形成衔接有效、方便畅通、技术先进的交通运输网络;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运作顺畅;培训3000—4000名专业物流人才;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要求的物流协调管理机制。
(2)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更加健全。全省建成4个物流园区、15个物流中心、一批配送中心,建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辐射全省、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形成功能比较完善的包括物流区域、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城乡配送系统五个层次的网络构架。
(3)现代物流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现代物流服务方式逐步在物流领域得到应用,物流服务能力、效率和质量大幅提高,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方便居民生活的现代物流服务系统。
(4)物流业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经营规模大、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先进的现代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业务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成为物流业主体。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成为我省现代物流业的基本特征。
(5)现代物流业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现代物流业成为服务业中的新兴支柱性产业,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7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1%,占GDP的比重达到16%;大部分生产流通企业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在2010年的基础上降低4—5个百分点。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