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价格举报案件办理质量和办理时效,减少全市举报案件被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数量。
开展“价格信得过”等经营者诚信评价活动,以价格信用激励机制促进经营者加强价格自律,为市场提供准确的价格信号。
推进企事业单位物价员队伍建设,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内部价格监督约束机制的进一步完善。2005年,主要在医疗卫生、医药、教育、天然气、成品油、交通运输、大中型商业企业、旅游、房地产、物业管理等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有关行业推行;2006年,主要在实行市场调节价和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宾馆、餐饮、城乡集贸批发市场等行业推行物价员制度;2007年,主要在工业企业等其他行业逐步推行。
巩固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完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教育收费公示、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积极推进“价格监督进社区”工作,加大城市社区的价格和收费监督力度,2006年在部分社区设立价格和收费公示栏(牌),2007年逐步推广,条件成熟后,再在主要社区设立价格和收费监督站。
(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
1.工作目标
通过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使税源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税收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纳税服务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有支付能力企业的欠税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纳税信用体系基本建立。
2005年工作目标:实现已办理工商登记的纳税人税务登记管理达到90%,纳税申报率达到85%以上;查补税款年入库率达到80%以上;完成4—5个税收征管薄弱行业清理工作;完成80%的全市有支付能力企业的欠税清收工作。
2006年工作目标:实现已办理工商登记的纳税人税务登记管理达到95%,纳税申报率达到90%以上;查补税款年入库率达到85%以上;在2005年基础上再完成4—5个税收征管薄弱行业清理工作;完成90%的全市有支付能力企业的欠税清收工作。
2007年工作目标:实现已办理工商登记的纳税人税务登记管理达到100%,纳税申报率达到95%以上;基本堵塞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四小票偷逃骗税的漏洞;查补税款年入库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完成征管薄弱行业清理工作;基本解决全市有支付能力企业的欠税问题。
2.工作措施
(1)加强发票管理,严厉打击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四小票(海关代征增值税专用发票、运输发票、废旧物资回收发票、农副产品收购发票)偷逃骗税的行为。
(2)努力消除税收秩序混乱现象,紧紧围绕税收中心工作,充分运用稽查职能,重点对税收秩序混乱的行业以及税收征管薄弱的领域开展专项检查和整顿。
(3)加大欠税的清欠力度,强化欠税管理的考核工作,要把清欠、防欠工作纳入年度税收目标管理责任强化考核。
(4)提升税收管理水平。培养复合型和高层次的人才队伍,提高税收队伍的总体素质;强化重点税源的监控;不断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共享、功能齐全、协调高效、安全稳定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
(5)建立纳税信用体系,全面开展对纳税信用的评定工作,将信息录入综合征管软件,实施分类管理。对已评定的A级纳税信用单位严格执行两年内免除税收日常检查等激励措施,倡导企业诚实守信,对C级以下纳税人,实施重点监控和管理。
(6)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在全市实行基本统一的工作规程。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税收行政执法的监控考核,规范征收管理行为。
(七)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
1.工作目标
通过对建筑市场的整治,建立起公开、公正、公平的工程承发包制度;实现建筑行业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调整;全面实行市场形成价格、政府宏观调控的工程造价运行机制;推行工程担保和保险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工程建设需要的法规体系,完善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有效遏制违法建设行为,基本形成全市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
2005年工作目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率达到90%以上;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率达到90%;保持建设工程应招标率100%;国有资金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建设工程公开招标率100%;建筑面积在800平方米以上、总投资3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的施工许可率100%;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
2006年工作目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率达到95%以上;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率达到95%;其余指标保持2005年水平。
2007年工作目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率达到100%;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率达到100%;其余指标保持2005年水平。
2.工作措施
(1)建立和完善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依法查处违反法定建设程序组织建设、不按规定进行建设监理、不按规定进行招标投标、不按规定进行质量监督、不按规定进行勘察质量审查和施工图审查、不按规定办理施工许可证和竣工验收备案等行为。
(2)认真开展建设领域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工作,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督促欠款单位制定并严格履行还款计划,避免新建项目发生新的拖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