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

  2011—2020年,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0平方公里,治理60000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7.11%;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200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55%;每年解决240个旱山村和严重缺水村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10年兴建各类集雨工程22.6万处,新增水量6760万立方米,解决2400个旱山村、缺水村170万亩望天耕地补充浇灌问题,占总面积的15%;每年新建堤防护岸100公里,加固堤防护岸120公里,河道整治8公里,到2020年全省堤防护岸达5400公里,加固堤防护岸1200公里,使全省沿江城镇达到防洪标准;全省农村水电装机400万千瓦,总装机达到12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500亿千瓦时。
  (三)农田建设。
  1.2006—2010年(“十一五”时段),示范阶段。每年建设12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5年600万亩;每年实施600万亩地力建设项目,5年3000万亩。本阶段的重点是宣传动员、探索示范、积累经验、完善措施。
  2.2011—2015年(“十二五”时段),推广阶段。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加和经验积累,加大示范推广力度,每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60万亩,5年800万亩;每年实施800万亩地力建设项目,5年4000万亩。
  3.2016—2020年(“十三五”时段),突破阶段。每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60万亩,5年800万亩,每年实施800万亩耕地地力建设项目,5年4000万亩。通过1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林业建设。2006—2010年,每年营造林550万亩;到2010年,全省天然林资源、天然湿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且不稳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消灭荒山荒地,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33%,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全省生态面貌显著改善,林业产业实力明显增强。
  到2020年,川西地区干热干旱河谷和荒漠化、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林地利用率力争达到80%,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35%以上,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基本实现生态和谐、山川秀美。到2050年,全省实现山川秀美。
  (五)交通建设。根据我省农村发展和现有乡村公路现状,按照“先通达,后畅通,逐步完善”的原则分期安排。
  2006—2010年,全省实现52162个村通公路,规划建设里程20000公里,公路通村率达到98%;实现4320个乡(镇)通油路(水泥路),规划里程11000公里,油路(水泥路)通乡(镇)率达到90%;实现21291个村通油路(水泥路),规划里程10000公里,油路(水泥路)通村率达到40%。
  2011—2020年,结合生态移民实现村村通公路,公路通村率达到100%;油路(水泥路)通乡(镇)率达到100%;全省实现42582个村通油路(水泥路),油路(水泥路)通村率达到80%。
  (六)农机提灌建设。2006—2010年,规划新建电提灌站新增设备1.5万台套/15万千瓦;更新老化机电提灌设备3.15万台套/39.2万千瓦;新增移动提水抗旱设备1.15万台套/5万千瓦;新增机械化节水灌溉设备0.2万台套/0.8万千瓦。新增提水控灌面积100万亩,恢复改善提水灌溉面积600万亩。
  2011—2020年,规划新建机电提灌站新增设备3万台套/30万千瓦;更新老化机电提灌设备6.3万台/78.4万千瓦;新增移动提水抗旱设备2.3万台套/10万千瓦;新增机械化节水灌溉设备0.4万台套/1.6万千瓦。新增提水控灌面积200万亩,恢复改善提水灌溉面积1200万亩。
  (七)农村沼气建设。2006—2010年,新增沼气池100万户,平均每年新增20万户,到2010年,全省沼气池总量达到400万户,约占适宜发展沼气农户的30%。
  2011—2015年,新增沼气池120万户,平均每年新增24万户;2016—2020年,新增沼气池150万户,平均每年新增30万户。到2020年,全省沼气池总量达到670万户,约占适宜发展沼气农户的50%。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