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GB/T11968—1997有干燥收缩、抗冻性和导热系数三项规定,鉴于深圳地区没有抗冻问题,故不列入。
3.2.1 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的规格尺寸中,根据深圳市实践,规定了240、190、140、115和90五个系列。长度规定了主规格390,配套规格290,190两种。至于90长度,在砌筑时成为“立砌”,是规范所不允许的,故不予列入。但在附注中说明未列的规格尺寸可由用户与制造厂家商定。
关于空心砌块的壁、肋厚,现行《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国家标准GB8239—1997规定最小外壁厚应不小于30mm,最小肋厚应不小于25mm。现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15229—2002规定最小外壁厚和肋厚应不小20mm。但该两个标准均包括了承重砌块而无非承重砌块的限制。本规范编制时参考了美国ASTMC90—00《承重混凝土砌块》和ASTMC129—00a《非承重混凝土砌块》,承重砌块最小壁、肋厚随砌块宽度而异,190宽壁为32mm,肋为25mm;150宽壁、肋均为25mm;100宽壁、肋均为19mm;非承重砌块不论宽度多少,最小壁厚为13mm,无最小肋厚要求。考虑到本规范用于非承重墙体,而深圳市砌块的生产水平又低于美国,故最小壁、肋厚的规定低于中国标准,但高于美国标准。
3.2.2 GB8239—1997中砌块的强度等级有MU3.5,5.0,7.5,10.0,15.0和20.0六种,考虑到非承重的特点,本规范只列了MU3.5,5.0和7.5三种。
3.2.3 GB8239—1997对相对含水率规定了三个地区(潮湿、中等、干燥)的限制值,而深圳属于潮湿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75%),故取消了对其他两个地区的限制值。
3.3.1 轻骨料砌块的尺寸完全与普通混凝土相用,既便于管理,也有利于生产厂家由普通混凝土改为轻骨料混凝土。
3.3.2 GB15229—2002对轻骨料砌块的密度等级有500—1400八个,考虑到过轻的砌块不宜用于墙体,本规范取消了500、600和700三个密度等级,保留五个等级。
3.3.3 GB15229—2002对轻骨料砌块的强度等级有1.5—10.0六个,为保证墙体的使用功能,本规范取消了1.5和2.5过低的和10.0过高的等级,保留三个等级。
3.3.4 对轻骨料砌块相对含水率取消了对其他两个地区的限制值,理由同第3.2.3条。
3.4.1 参考GB50325—2001,规定砌块所用砂石和水泥应进行放射性指标检测。
3.4.2 此条参考GB15229—2002的6.8对放射性的要求,按GB6566—2001写成。
3.5 砂浆这节列入了预拌砂浆、干粉砂浆、加气混凝土的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饰面砖粘结剂、界面处理剂和干粉防水砂浆等多种砂浆的性能要求。其他与非承重墙体关系不大的特种砂浆均不列入。
3.5.1 此条规定了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的强度等级,且对稠度和分层度做了规定。
3.5.2 鉴于环保的理由,本条规定应推广使用预拌砂浆或干粉砂浆。
3.5.3、3.5.4 此条参考同时发布的深圳市预拌砂浆及干粉砂浆的标准定成。其稠度和分层度要求在JC860—2000范围内。
3.5.5 此条参考国家建材行业标准JC890—2001写成。
3.5.6 此条参考相关的国家建材行业标准写成。
3.6 其他材料这节收列了拉结钢筋、钢筋网、钢丝网、纤维网布和锚固件,其他与非承重墙体关系不大的特种材料均不列入。
3.6.1 规定拉结钢筋必须采用热镀锌,以保护在灰缝中不受锈蚀,这对硷性的加气混凝土和灰缝难以保证密实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甚为重要。
3.6.2 此条规定了耐碱玻纤网格布和中碱玻纤网格布的技术性能指标。
3.6.3 过去规定混凝土空心砌块或加气混凝土砌块上不可固定重物,这对这类砌块的使用做了很大限制。现在规定锚固件只要有在薄壁/轻质材料/空心砌块上的试验数据,完全可以用之固定相应的重物,这要比传统的灌孔/置换方法科学得多。
3.6.4 出于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的考虑,作了此条的规定。
4 建筑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模数
混凝土空心砌块的主砌块规格分别为390×190×190(标志尺寸为400×200×200),均以2M或3M为模数;而门窗洞口、墙体分段长度及竖向尺寸均比平面开间尺寸要小,采用1M模数既方便设计和施工,也符合砌块的规格尺寸。采用符合砌块规格尺寸的基本模数,除方便设计和施工外,还可减少砍砌块的机会,有利于节约材料。
4.1.2 平面设计
1 简洁方正的建筑平面形状,有利节能、节材、抗震、防裂和施工,应当提倡。
2 砌块种类较多,如大规格的主砌块,小规格的配套砌块,各种功能砌块、专用砌块等。施工时应绘制砌块排列图,以便准确算出各种砌块的数量,方便订货和施工。砌块排列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墙体内芯柱、变形缝、门窗洞口、过梁、窗台板、预埋件等的尺寸、位置和所需的各种砌块的排列组合规则和处理措施,以及墙体与楼屋盖、圈梁、梁、柱等建筑结构的关系和连接构造等。
4.1.3 砌体开洞
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壁和肋均较薄,只有20~30mm,而加气混凝土砌块又较脆,如果在其表面随意开凿,很容易破坏墙体,影响使用。所以规定不得随意开凿。砌块砌体预留的孔洞周边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开裂从而引起渗漏,因此应采取可靠的防裂和防渗措施,如填嵌缝胶、密封胶等。
4.1.4、4.1.5 砌块及砂浆强度等级是针对混凝土空心砌块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性而作的规定,以确保砌体的强度等级不会因砂浆强度等级的降低而受影响。
4.1.6 抹灰要求
外墙和内墙均要求抹灰,以保证砌块墙体的整体质量,增强其抗裂抗渗性能。抹灰层由下列层次组成:基层、打底找平层、防水层。抹灰层与饰面层之间应有结合层。
凡墙体中两种不同材料连接处都易产生裂缝,故要求在该处贴(挂)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是防止墙体产生裂缝的一项有效措施。
内、外墙抹灰前规定应采用界面剂作界面处理,其作用主要是增强抹灰层与基层的粘结力,防止抹灰层与基层形成两层而造成抹灰层容易脱落的弊病。
关于打底找平层和防水层的做法,对于标准较低及防水要求不高的建筑物,可采用“合二为一”的构造,即采用防水性能较好的砂浆一次成型,既作打底找平层,又兼作防水层。对于标准较高及防水要求较高的建筑物,则要求先做打底找平层,再做防水层,二者分开施工,二次成型。
抹灰层的厚度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太薄难于施工,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太厚又易产生裂缝,一般控制在20~25mm较为适宜。
外墙抹灰做分格缝,其作用一是方便施工,二是防止抹灰层开裂。至于分格缝的形式、尺寸、间距,可根据建筑外立面的美观要求而灵活处理。
内墙阳角抹灰用的塑料墙角护条是一种新产品,既方便施工,又确保水泥护角的质量,值得推荐使用。
4.1.7 饰面层要求
1 砌块墙体之所以强调应双面粉刷,是因为施工砌筑时,其灰缝砂浆不可能百分之百饱满,特别是竖缝,因此墙面容易渗水,双面粉刷可避免墙面渗水。另外,也可改善墙体的隔热与保温性能。涂料轻,施工方便简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应大力推广使用。而面砖较重,如果粘挂不牢,容易脱落掉下伤人,故不提倡使用。但当必须采用时,则应满足施工规范规定的最小粘结强度不低于0.4MPa的要求,以策安全。
2 石材很重,加气混凝土和混凝土空心砌块根本承受不了,所以规定不得将石材直接挂贴在砌块上,而应由主体结构的梁、柱、板和楼层间的圈梁或砌块间的混凝土现浇带承担。因其涉及到结构安全,故要求应经计算确定。为防止钢质构配件生锈而影响工程质量,规定所有钢质结构配件应作防锈处理,并建议采用不锈钢构配件。
4.1.8 本条是针对砌块的特性而作的规定。
4.2 墙体的物理性能
4.2.1 这是根据《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中对外墙的热工性能要求而作的规定。为方便设计人员计算,特将计算方法列于附录B和附录C。
4.2.2 这里提出的4条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但在设计中应根据功能要求、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等不同情况作不同处理。在深圳地区,宜采用构造简单的单一结构,而不宜采用内填隔热材料或复合墙体的复杂结构。加气混凝土是一种良好的隔热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λ=0.13W/m·K,蓄热系数S=2.75W/㎡·K。150mm厚的加气混凝土外墙,其传热系数K=1.1W/㎡·K,热惰性指标D=3.0,完全符合深圳市的节能标准要求,故不必再附加隔热材料。
4.2.3 轻质墙体的隔声性能一般较差,不容易达到规定的隔声标准。在确定墙体厚度时,能否满足隔声标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对于住宅的分户墙和分室墙,或对于一些对隔声有较高要求的空间,设计时更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