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环境污染防治
(六)开展打击非法排污专项活动。由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牵头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打击非法排污专项活动,加强对橡胶加工、制糖、钢铁、水泥、造纸、淀粉加工和畜禽养殖等重点污染行业的监控,加强对陆源污染物排海监控,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和污染物达标排放,遏制污染反弹,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
(七)加快重点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等环保设施建设。继续完善海口市和三亚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工程,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抓紧兴建白沙、儋州、文昌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开工建设全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和全省放射性废物库工程。
(八)加强规模化禽畜养殖业污染防治。由省农业厅组织完成全省规模化禽畜养殖业布局规划,划定禁养区,并选择2家规模化养猪场开展废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省国土环境资源厅要加强规模化禽畜养殖业的污染监控,督促规模化养殖企业落实污染防治措施,推广无公害化禽畜养殖方式。
三、生态经济发展
(九)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和完善农药残留检测网络,在城市、县城的主要农贸市场推广普及瓜果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网点,使全省农贸市场瓜果菜检测覆盖率达到90%。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积极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施用有机肥料和低毒高效农药,净化瓜果菜种植环境,2005年新增无公害瓜果菜基地面积9333.33公顷。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鼓励和扶持企业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推广香蕉秸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有害生物入侵防治工作。推广生态化海洋水产养殖模式。
(十)编制西部工业走廊工业布局规划。按照全省工业发展目标和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和资源条件,由省发展与改革厅牵头组织制订西部工业走廊工业布局规划,确定钢铁、石化、造纸等重点工业在西部工业走廊的分区布局。
(十一)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由省发展与改革厅组织编制全省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并在制糖、水泥、煤电等行业选择有关企业开展以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由省科技厅组织开展东方化工城二氧化碳利用研究,省水务局组织编制全省中水利用的实施方案。
(十二)推广清洁能源。加快建设三亚、文昌、琼海、东方等市天然气管道和加气站工程,推进工业锅炉、酒店锅炉“油改气”、民用与车用天然气工程建设,开展风能、太阳能利用研究。2005年三亚市新增天然气宾馆酒店用户50户、居民6000户,海口、三亚、文昌、琼海等市新增公交车和出租车应以引进燃气汽车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