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9年为全面推广、整体实施阶段。全面实施“塞上农民新居”建设计划,以示范点上取得的成功经验带动其他农宅建设,重点抓好县以下小城镇周围及中心村(即行政村村部所在地)的改造建设,本着先川后山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改造和新建住房。引黄灌区力争完成50%的小城镇周围和行政村驻地村庄的建设改造。
(三)今年工作重点
按照五年工作进度,今年工作重点是:抓好规划和试点工作。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抓紧编制完成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五个地级市和各县(市、区)要分级抓试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各具特色,年内每个市和县(市、区)都至少抓好一个村庄的农民住房改造和环境整治试点,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完成,自治区人民政府年末进行总结验收,并将试点列入县域经济观摩的项目。
四、“塞上农民新居”建设标准及建设模式
(一)住宅建设标准
总的要求是:适用、安全、舒适、健康和美观。
1.农民新居建设要做到居住舒适方便、能满足不同人口分居要求,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住宅外观美观大方,具有地方与民族特色,色调协调明快、整洁美观。
2.农民新居建设要把建设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节能、省地,经济型住宅,防止房屋墙体超高、门窗超大以及施工不按规程、建设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等现象发生。
住宅设计要符合国家抗震规范,建设要符合国家房屋抗震标准,建设地点要避开地震断裂带和有山体滑坡危害的地区,确保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3.院落布局要合理,做到脏净分区、人畜分离,保留旱厕的地方要进行改厕,要改变高墙杂院的建设习惯,尽可能建设通透式花墙和栏杆式围墙,改变封闭环境,提倡前后院、主侧院等院落布置方式,后(侧)院以家畜饲养、麦草、杂物堆放为主,主(前)院应以绿化、种植为主,使院落整洁美观。
(二)村庄环境建设标准
1.村庄建设要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各项建设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建筑美观大方,错落有致,特色鲜明。
2.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主干道硬化。
3.村庄全面绿化。绿化覆盖率应达到20%以上。主要道路和沟渠两侧全面绿化,村庄四周建设环村林带。
4.做到按村庄规划搞建设,无私搭乱建建筑物和构筑物;垃圾集中存放,及时清运,消除露天粪坑和简陋厕所。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确保村容村貌常年整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