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改进省直机关作风,加强效能建设的意见
(皖办发[2005]14号 2005年6月20日)
为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机关运行机制,激发省直机关工作人员对工作的饱满热情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树立良好的机关作风,营造我省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良好环境,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改进省直机关作风、加强效能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改进作风、提高效能摆在省直机关自身建设的突出位置
加强和改进省直机关作风、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关系安徽的奋力崛起,关系安徽的形象。近年来,省直机关在改进机关作风、加强效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一些部门和单位还比较突出,主动为基层服务的意识还不强,有的程序僵化、环节繁琐、纪律松弛、办事拖拉、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作风不实、效率不高、落实不力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改变;本位主义、部门利益倾向没有很好解决,有的权力利益化、利益部门化,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依法行政、廉洁从政、从严治政方面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中梗阻”、“与民争利”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增加了机关成本,降低了机关效能,损害了机关形象,影响了安徽的发展。省直机关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改进作风、提高效能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标本兼治,把改进作风、提高效能贯穿于省直机关各项工作之中
1.突出“两风”“两情”,增强服务意识。解决当前省直机关仍然存在的作风和效能问题,关键是要切实加强和改进领导作风和部门行风建设,做到对群众有感情、对工作有激情。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切实转变领导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身作则,立言立行,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在机关作风建设中起到主导和表率作用。加强行风建设,重点抓好有行政审批权的部门的行风建设,坚决克服利用职权谋取部门、行业和个人利益的行为,坚决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教育、引导机关工作人员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想问题、做事情,在谋划发展、制定决策时,充分体现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诚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建立健全信访接待日和政务热线电话制度,对基层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保持对工作有激情,把对工作的激情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上,形成严谨细致、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官气、暮气、惰气和俗气,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当前,特别要着力解决“事难办”问题,严禁擅离职守或在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炒股、玩电脑游戏,严禁非特殊工作需要在工作日中午饮酒,严禁在公务活动中接受当事人宴请和礼品、礼金,严禁乱摊派以及要求管理对象订阅报刊、购买图书和刊登广告,杜绝对管理和服务对象态度冷漠生硬、言行举止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
2.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强化效率意识,简化办事程序,降低行政成本,逐步建立以主要责任单位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对于中央决定、上级交办的事项,雷厉风行,速办速决;对下级机关请示的事项,严格按照办理时限抓紧办理,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甚至故意拖延刁难的现象,到期不予答复的,视作同意。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对按规定保留的审批事项,除特殊情况报经省政府同意外,一律进省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对需多个部门审批的事项,实行并联审批,由一个部门受理,并转相关部门同步审批。加强窗口建设,窗口单位要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就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办事时效等方面作出承诺,提高现场办结率。按照有关规定,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政府上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