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断优化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要按照“鼓励健康发展,维护合法权益,健全服务体系,提升管理水平”的思路,不断优化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外部体制环境。进一步落实《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委〔2004〕14号)等的政策措施,确保非公有制经济享受“国民待遇”,与公有制经济同等对待。要研究公益性和准公益性项目吸引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的途径和办法,以扩大其投资领域。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2、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做大做强。要鼓励优势非公有制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兼并、参股,组建大企业、大集团,并以大企业、大集团为核心,发展与众多中小企业共同组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产业链,共享规模经济效益。通过资产重组、优化股本结构等多种途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非公有制企业技术提升和经营规模化。
3、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制度创新。在尊重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发展及制度演变规律的前提下,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逐步突破家族管理的局限,探索管理体制的创新。要从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向两权分离转变,从股权集中向股权分散转变。
四、创新服务业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市场体系
1、创新服务业发展机制。贯彻落实《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委〔2005〕8号)、《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市委发〔2005〕15号),优化现代服务业结构,培育现代服务业新的业态,拉长产业链,丰富服务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大力引进跨国公司研发、采购、财务中心和国际知名中介服务机构,更好地吸引国际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理念和经验,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
2、提升要素市场功能。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和发展现有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土地市场等。要打破垄断,逐步改变要素市场依附于相关主管部门的现象,实行管办分离,引入竞争机制,做到优胜劣汰,不断提升市场功能,增强市场辐射力,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要重点探索发展多层次金融要素市场,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积极发展证券市场,争取证券、保险、基金管理、信托投资等方面的公司来杭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企业通过多途径上市融资。有效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推进股权优化,引进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做大做强杭州市商业银行;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率先组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要不断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提升我市产权交易中心的功能,完善交易方式,拓展经营领域,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区域性的产权交易机构。
3、推进行业协会等市场中介组织改制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