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中介服务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的通知[失效]

  3、其他部门直接登记类。此类中介机构不向工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而由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直接登记,主要是人事、民政、司法部门登记的事业单位、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这类机构由上述登记机关直接管理。到去年年底我市有市级事业单位550家,社团法人1830个(其中杭州市本级611个),行业性社团364个(其中市本级100个),律师事务所98家,公证机构14家。从其从事的业务性质角度,中介服务业企业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第一是代理类,包括货运代理、商标代理、专利代理、设计策划、广告代理、法律事务代理、信息咨询、技术咨询等机构;第二是经纪类,如商品交易中介、房产中介、职业中介、人才中介、演艺文体中介、技术中介、证券期货中介等机构;第三是鉴证类,如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及公证处、资产评估、工程监理、质量检测认证等机构;第四是协调类,如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公会等。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现代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03年产业增加值达到883.86亿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32.92%提高到42.3%,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广州、深圳,位居第三。中介服务业依托城市的总体发展和整个现代服务业的上升态势,已初步形成了门类较多、组织形式多样、中小企业唱主角、功能日趋扩大的发展格局。但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仍不少,主要表现为:
  1、官办分离不彻底,行政依附性强。我市对官办的中介服务机构进行了脱钩清理,部分中介服务机构名义上成为股份制的企业法人,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仍较普遍,业务也多依赖于政府机关的行政权力,中介机构的负责人尤其是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多数由政府部门的领导兼任,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尚未真正形成。
  2、市场被封闭、分割,竞争不充分。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封闭性强,区域分割、行业垄断等现象仍较严重,市场竞争不充分。
  3、规模小、层次低,竞争能力不够强。我市的中介服务机构规模普遍偏小,至今没有一家在全国或长三角地区知名度很高的中介企业。我市最大的律师事务所的营业额只有北京市最大的律师事务所营业额的十分之一,最大的会计事务所的营业额只有北京市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营业额的四分之一。为技术、资本提供中介服务的高层次业务少,与北京、上海有较大差距。在我国对WTO承诺开放服务业后,能与国外大型中介服务企业相抗衡、同台竞争的企业几乎没有。
  4、人员素质不够高,业内竞争不规范。由于部分中介服务机构进入门槛低,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员凤毛麟角,鱼龙混杂现象较为普遍。部分中介机构诚信观念淡薄,品牌意识不强,乱收费、低价竞争、轻诺寡信、坑蒙拐骗、霸王合同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制约因素。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