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更新改造基础设施,发挥工程效益
对存在病险情的水库,特别是山区小水库,决不可掉以轻心。有关区县要抓紧设计维修加固方案,落实配套资金,2008年前完成2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彻底消除隐患,增强蓄水能力,使其达到安全、高效、景美。
对不能正常运行和存在严重隐患的124座三类国有排涝泵站,要抓紧编制更新改造方案,加快更新改造步伐,确保汛期能够正常安全运行,恢复和提高农村排沥能力。
对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的桥、闸、涵,要及时维修或更新改造,切实做到开得动,关得上,运转正常,保障通行,提高灌排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十一、治理水土流失,修复生态环境
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依法加大对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管力度,重点加大对城区周边的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审批制度,控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
以支持北京绿色奥运为契机,切实搞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要坚持防治结合、封育结合、水林结合,山区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治理,把蓟县建设成为北方绿色之都。
对于桥水库周围7个乡镇、237个自然村、45个小流域进行全面生态修复建设。建成68公里的湖滨绿化带,改善库区周围424.73平方公里的水土生态环境。
要加强对七里海、团泊洼、北大港、塘汉大沿海滩涂等湿地的保护和修复,使其发挥蓄洪抗旱、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的作用。
十二、深化改革,提高队伍素质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水利队伍建设。要完善市、区县和乡镇三级水利服务网络,充实和加强基层工作,将基层水管单位管养经费纳入各级政府同级财政预算。要加强对水利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建立一支有“献身、负责、求实”精神,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依法行政的水务管理队伍。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职责任务
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水利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要把农村水利建设的情况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内容。各区县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水利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指导本地区的农村水利建设。根据本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搞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治理和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要加大推动力度,集中力量抓好一批跨县、跨乡的较大水利工程和集体受益的重点工程。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形成统一、权威、协调、高效的指挥机制,共同完成农村水利建设任务。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农村水利建设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办好农村水利的积极性。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深入基层,检查指导,认真总结经验,推动全市农村水利建设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