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堵塞监管漏洞,将执法资源向基层和薄弱环节倾斜。加强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偏远地区等区域八小时以外、节假日等特殊时段小型、分散市场主体的监管,加强对未成年人、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低收入者等弱势群体的保护,确保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和用药安全。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四)继续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加强协调配合。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工作制度,遏制各种侵权行为,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年内国务院将组织督查组对重点地区专项行动的情况进行督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做好工作,迎接检查,专项行动结束后,要认真总结,巩固成果,使我省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五)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依据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新出台的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严厉查处大案要案,形成强大的威慑力。推进国际合作,共同打击和防范跨境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继续巩固和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机制。
(六)做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与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沟通协调,解决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自有的知名品牌和商标,并给予切实保护。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推动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竞争。
(七)加强教育培训和对外宣传。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我省保护知识产权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树立我省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组织好2005年“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在“五五”普法中,继续把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作为重要内容。发展知识产权专业教育,培养熟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开展各类培训,加强对公务员、企业管理者、中介机构从业人员保护知识产权知识的培训。
三、严厉打击商业欺诈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八)整治违法广告。重点整治在省级主流媒体上发布的食品、药品、保健品、医疗服务违法广告;整治夸大功能的种子、化肥、农药、兽药等农资广告和夸大投资回报的经营性广告;整治以新闻报道方式误导公众的违法广告行为。加强对广告行业的管理,督促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建立健全广告审查制度,强化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的责任。对利用虚假广告进行欺诈活动的违法分子,要依法追究责任;对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