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提升现代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标志,信息系统是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物流体系的技术保障。因此,在大力完善铁路、水运、公路、航空运输服务体系的同时,要大力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提升基础设施功能。引进和推广现代物流技术装备,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提升其物流信息的收集、发布、查询、交易等功能。在加快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POS(销售终端系统)、条形码、电子标签等物流新技术的应用上,在推广先进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应用经验、争取培育2—3家物流企业成为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示范单位方面,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加大工作力度。此项工作责任部门:市信息产业、科技、质监局。
七、加大现代物流项目工作力度
一是完善物流项目信息库建设。按照“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的思路,加强对物流项目的跟踪服务,加大对其组织策划与建设力度。我市的现代物流重点建设项目约有40项,总投资规模500亿元左右。按项目进展情况分,在建类21项,总投资约228亿元;拟建类19项,总投资约272亿元,其中包括武汉保税物流中心等需要向国家争取支持的项目。按物流业态分,物流基地及配送中心类11项,总投资约58.5亿元;企业物流类11项,总投资约56.7亿元;基础设施类12项,总投资约306.6亿元;大市场物流配送类6项,总投资约79亿元。二是继续实行重点项目政府工作目标管理。今年纳入市政府工作目标管理的物流相关项目有18项,总投资约258亿元。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及省政策与资金支持。继续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联系,通过策划和组织项目,争取国债资金及企业债券发行等相关支持。此项工作牵头部门:市计委;责任部门:市经委、交委,市商业、外经、信息产业局。
八、加快现代物流业对外开放
加强大通关建设,营造高效率、低成本的投资、运营环境。今年要在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重点引进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和跨国运输集团在汉设立总部,鼓励外商参与物流基地开发建设和公共物流节点的运营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申报武汉保税物流中心上争取取得突破,并为争取第五航权的落实积极创造条件。此项工作责任部门:市外经局,市外办,武汉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