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着眼于解决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在全社会营造开拓创新的发展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人民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使山东成为投资创业的沃土,享受生活的乐园。
城乡综合文明程度大幅度提升,和谐发展的新形象进一步展现。到2010年,全省有8-10个城市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城区)和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城区),50%的城市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城区)和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城区),60%的城市社区被评为县(市、区)以上级文明社区,60%的村(乡)镇被评为县(市、区)以上级文明村(乡)镇,把山东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区。
三、“文明山东”建设的工作重点
“文明山东”建设既是一个奋斗目标,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是今后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总抓手。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求真务实,从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做起,从一件件具体事情做起,从每个人自身做起,从日常行为养成做起,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经济、政治、文化实惠。
“文明山东”建设,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工作很多。必须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当前,要着重抓好十大行动。
(一)营造环境行动
突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主题,始终把营造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作为“文明山东”建设的首要任务。(1)深化“树立科学发展观、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教育活动,组织“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先进典型巡回报告团。(2)建立形势任务报告会制度、舆情调查分析制度、民情恳谈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联系点制度。(3)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精心策划组织好重大主题和重大典型的新闻宣传。(4)开展以“人人是山东形象”为主题的践行新时期山东精神活动。评选创新山东十件大事、感动齐鲁十佳人物。(5)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6)抓好外宣“灯下亮”工程,制作大型电视专题片《今日中国儒乡》,举办“首届国际儒学论坛”,开展“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活动。
(二)文明养成行动
深入贯彻落实《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公民的文明道德素质。(1)制定和完善符合时代要求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职业道德规范。(2)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公民道德宣传日、公民道德宣传月,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基本道德规范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3)组织开展“文明山东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制作《文明山东从我做起》宣传挂图,编辑出版《“文明山东”建设》普及读本。(4)广泛开展“建文明山东、做文明公民”活动,教育群众自觉遵守公共道德,爱护公共设施,培育良好的人际关系,尊老爱幼、夫妇和睦、邻里团结,对外来人员热情友善。(5)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活动,编写文明礼仪手册,组织文明礼仪演讲团,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规范。(6)引导人们自觉践行“一规范三管好”,即规范个人的言行,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东西,不破坏公共设施;管好自己的嘴,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管好自己的脚,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7)组织“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户)”评选活动。(8)在新闻媒体开设《文明论坛》、《陋习曝光台》、《文明一分钟》等专栏、专题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