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扩大开放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集中精力抓好重大项目、关键性项目、高端项目的招商引资,抓好支柱产业的延伸性招商;继续组织垦区企业参加各类境内外博览会、展销会,策划农产品加工、旅游产业和医药产业招商会,力争今年垦区对外招商引资额超百亿元;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和港澳等地区的交往和区域经贸合作,组织和支持垦区大型企业赴境外搞农业开发。
省地税局2005年工作要点
一、继续完善三项工作。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全面使用计算机开票征收税款、发票管理改革是去年三项重点工作。今年,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对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在有条件的直属局开展执法责任制电子版的试点工作。建立基层税务法制员制度。加强评议考核,严格过错追究。巩固取消手工开票、全面使用计算机开票征收税款工作,堵塞税收漏洞。完善地税发票管理改革工作,扩大发票改革范围,将纳税人自印发票纳入改革范围,保证新版发票使用的一致性。
二、切实加强各税种管理。加强营业税征收管理特别是交通运输、建筑安装、房地产、服务等行业的税收管理。围绕“管好税基、完善汇缴、加强评估、分类管理”的要求,加强企业所得税征管。按照“四一三”工作思路强化全员全额管理、重点纳税人管理和税源管理,提高个人所得税征管水平。建立健全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资料库,强化车船使用税、印花税、资源税的税源控管和代征工作。加强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的征管。
三、大力加强税源管理。实施个体税收分类管理和定税公开制度,建立和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推行税源管理责任制。扩大重点税源的监控范围,将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上的企业列入监控范围。加强与工商、国税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健全协税护税网络。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合资源、讲求实效,加强管理、保证安全”的原则和“管理、业务、技术、应用”一体化的要求,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统一全省地税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全省三级网建设。建立实施纳税人信息资料“一户式”储存,做好各类信息的采集、接收和储存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提高信息应用水平。建立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办公服务体系,进一步做好全省地税系统《公文处理软件》推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五、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在全省地税系统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以学习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愿景为灵魂,造就一支以税收事业目标为共同愿景,善于学习,勇于创新,追求超越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地税干部队伍,努力开创地税工作新局面,进一步推进海南地税事业的发展。
六、开展“优化纳税服务年”活动,不断改进纳税服务。结合我省“投资环境建设年”,开展“优化纳税服务年”活动,以优化纳税环境和提高纳税遵从度为目标,进一步改进纳税服务。创新省地方税务局网站,完善服务功能和内容;创新申报缴款方式,简并税务文书;规范办税服务,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推行首问责任制,严格执行限时承诺服务制;加强纳税咨询辅导,规范12366纳税服务热线。
省工商局落实《政府工作报告》
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
一、出台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新措施。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今年3月份出台《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50条措施》,创新工商服务方式,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准入,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引导商标广告行业发展,实现监管与服务并举。
二、继续抓好系统工作目标管理。一是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力争办理登记注册各类企业9000户,个体工商户30000户。二是全面推行以食品为主要内容的商品市场准入制度。海口、三亚不少于150种重点商品,其他市县城区不少于100种重点商品,乡镇以下不少于50种重点商品。三是积极引导商标注册,力争申报商标注册1200件、认定著名商标25件、申报驰名商标5件。四是对重点企业实行优先服务制度。在原来发放优先服务证的基础上,今年再发放省级和市县级重点企业优先服务证100个,通过采取指定专办员、主动和预约上门服务等方式,为重点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五是指导个私协会政策性扶持就业2万人,举办人才招聘会2至3次;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发放医疗优惠卡3000张,协调小额贷款2000万元,提供法律援助500件。六是加强信息化建设,9月底使全省直属局政务信息和企业信息初步联网。七是投入1997.1万元,大力改善基层单位办公条件。新建5个直属局办公楼;续建和装修3个局办公楼;新建18个工商所,装修26个工商所。
三、继续抓好市场经济秩序整顿。以食品安全为主要内容,落实“六查六看”;以完善经济户口管理为基础,改进市场监管方式,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实行市场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四、努力抓好法规制度落实。对《
行政许可法》、《
海南经济特区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条例》以及工商常用的法律、法规、主要工作制度进行全面检查,大抓落实,以此推动依法行政和规范化建设。
省旅游局落实《政府工作报告》
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
一、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200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26万人次,比去年增长9%;实现旅游收入122亿元,比去年增长10%;全面完成我省旅游业“十五”规划提出的预期目标。
二、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按照“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着力打造精品旅游度假区20家和旅游景区30家。加快推动盈滨半岛、海棠湾、棋子湾的整体开发,加快招商引资工作,争取今年上半年确定投资商,启动开发神州半岛、石梅湾等2个高档次项目,高水平规划、开发中部五指山、吊罗山、尖峰岭、霸王岭等4个森林旅游项目。
三、积极参与泛珠三角“无障碍旅游圈”建设,跟踪和推动8个区域合作项目的落实,扩大旅游区域合作。引进国际国内著名旅行社10家、酒店集团2家重组兼并我省旅游企业。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把海南打造成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主要目的地之一。
四、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寻求建立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各方分工负责,行业自律管理体制。重点开展对旅行社、导游、1800多辆旅游车、旅游购物点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参观点的清理整顿,严厉查处对外承包经营、非法变相挂靠和转让经营权、低于成本价竞争、敲诈游客的行为。争取今年年底,我省旅游市场混乱状况有明显的好转。加快实施旅游诚信工程,今年争取推出100家诚信旅游企业。
五、积极发挥旅游业对房地产、金融服务业、餐饮零售业、信息服务和会议产业的推动作用,使海南逐步形成与国际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相适应的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