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机械产业集群。以工程机械、重型汽车为重点,形成优质基础件——关键零部件——高水平辅机——整机组装的机械产业链。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压路机、起重机、挖掘机、非开挖钻机、摊铺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类产品,创造条件发展重型牵引车,积极发展与食品制造业相配套的食品机械,注重发展建材机械、集装箱制造、纺织后整理设备、压力机械和农业机械,加快与之配套的零部件产品生产。强化产业配套和行业合作,注重拉长和加粗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和产品门类,增强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形成一批专业化的特色机械产品群。
(3)化工产业集群。以盐化工和农用化工为重点,形成基础化工原料——化学中间体——精细化工的化工产业链。根据市场需求,整合化工资源和加工优势,加快化工产业规模化步伐。做大做强盐化工,积极扩大规模,努力提高产品竞争力,注重向后道产品延伸,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重点发展高效低毒的农用化工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创造条件发展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化工产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
(4)医药产业集群。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研发和生产为重点,形成基础原料——中间体——制成品——药品包装的医药产业链。围绕现代生物技术和中药现代化,发展特色、品牌医药,加快实施GMP标准认证,积极推广中草药标准化种植,提高产业规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纯天然植物类药物的研究开发,形成银杏、牛蒡、大蒜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医药保健品系列。注重发展医药包装材料和医疗器械,提高产品档次和规模。
第五节 重点产业布局
10、根据本区地质环境条件、水资源分布状况和产业发展基础,本区产业布局的原则是: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降低开发成本,保护生态环境,以产业集中区为重点,进行产业的集中布局。限制在重点开发区以外地区布局工业,禁止在水资源保护区、地质灾害地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保护区内进行产业特别是工业项目的布局。
(1)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本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适宜布局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依托铜山、新沂等现有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建成全国重要的奶制品生产加工制造基地;利用邳州银杏、大蒜资源优势,促进产品深度加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支持新沂、东海提高花生、大豆油脂的生产能力,成为我省重要的油脂加工基地;扩大铜山、新沂棉花资源及其加工优势,建成我省重要的高品质棉花生产和加工基地;以东海为基地,发展果品、肉类加工产业;发挥连云港临海优势,发展水产品加工业。
(2)机械产业布局。本区具有发展机械产业的基础和条件,适宜机械产业的布局和发展。以徐州为重点,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积极努力向其他机械制造业拓展,延伸产业链;围绕工程机械、食品机械、建材机械、压力机械和农业机械的机械制造产品,引导布局和发展一批零部件生产企业,形成主辅产品相配套的机械产业集群,进一步提高工程机械在全国的地位和市场占有率,争取建成国内重要的重型汽车、大型建材机械、食品机械和装备制造生产基地。
(3)化工产业布局。充分利用连云港临海优势和环境容量较大的条件,加快布局和发展一批化工产业。以盐化工为主,加快前道产品的开发,形成一批围绕盐化工的产品群;依托海洋资源,加快发展海洋化工,把连云港建成我国海洋化工的生产基地之一。发挥新沂农用化工的优势,发展一批适销对路的农用化工产品。积极开发徐州的煤炭资源,加快发展煤化工。以连云港临港产业园为载体,积极发展和布局一批石油化工类产业。限制化工产业在本区其他地区布局,禁止高污染的化工企业和小化工企业在本区布局。
(4)医药产业布局。医药产业对大气环境质量要求较高,连云港具有布局和发展医药产业的环境和条件。要依托现有医药制造企业,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化学合成新药和现代中药制品,注重生物制药和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把连云港建成全国重要的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麻醉镇痛药物和现代中药生产基地。徐州要注重发展中枢神经类药物、基因胰岛类药物和邳州银杏类药物,加快建设全国最大的中枢神经药物生产基地和糖尿病药品基地。发挥连云港地区药物包装材料和医疗器械等产品的优势,发展一批新型医药包装材料和医疗器械等产品,形成重要的医药包装材料和医疗器械生产基地。
(5)木材加工产业布局。本区林木资源较为丰富,具有布局和发展木材加工产业的良好条件和基础,根据比较效益原则和资源禀赋条件,木材加工产业应集中布局在本区的中部地区。重点加快邳州官湖地区木材加工产业发展,鼓励周围地区同类产业向邳州聚集,把邳州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板材制造和出口基地;注重木材加工产业向前道产业延伸,大力发展家具制造,在邳州、新沂、铜山及周边地区布局和发展一批有规模、有档次、有品牌的家具制造企业,把本区建成全国重要的家具制造基地。
(6)非金属矿产品产业布局。利用徐州、铜山、邳州等地灰岩、辉绿岩等水泥用非金属矿产资源的优势,布局和发展水泥业;利用新沂、东海蛇纹岩和玻璃用砂的资源优势,布局和发展玻璃业;利用邳州石膏资源优势,布局和发展石膏制品业;利用东海水晶和硅资源优势,布局和发展水晶和硅资源加工业。把铜山、邳州、新沂建成水泥、玻璃、石膏制品生产基地,把东海建成全国著名的优质石英材料及应用制品和水晶制品的加工生产基地。
第六节 物流业和旅游业发展
11、物流业发展。本区具有发展物流产业的条件,充分发挥徐州和连云港区域性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的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为本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构筑以现代综合运输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以邮电通信及网络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和以引导、协调、规范、扶持为主的政策平台,培育现代物流业市场主体,加快现代物流基地规划与建设步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物流和商流的网络化,基本形成包括交通运输、配送服务、加工代理、仓储管理、信息网络、营销策略等所组成的物流大循环系统。
充分发挥徐州市商贸都会和“四省通衢”的作用,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加快“区域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工程”建设,形成现代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构建现代多式联运物流系统,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快速货运和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快捷商品配送网络体系。合理配置区域物流中心,规范发展各类物流园区,提高区域物流运输效率,为内贸运输和物资集散、中转提供良好的运输保证。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健全物流市场,提高社会集约化运输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