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四川省2005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

  (三)地质灾害易发区预测分析。根据我省1990—2004年汛前检查、汛期地质灾害调查、巡查和44个县(市)地质灾害综合调查成果,结合我省地质环境条件、降水量预测,经综合分析预测,我省2005年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分为以下4个区域:
  1.川西高山峡谷易发区。包括甘孜州、阿坝州全境,雅安市和绵阳市部分地区。属高山峡谷地貌,大地构造上是一个相对活动的地槽区,三叠系变质岩系广布全区,区内岩石普遍强烈寒冻风化,岩体破碎,深切河谷谷坡地段山体稳定性遭受破坏,促进了滑坡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育。地质灾害主要威胁当地公路交通干线、工程设施、部分县城和旅游热线,是制约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公害。
  2.川西南中高山峡谷易发区。包括凉山州、攀枝花市全境,乐山市部分地区。属中高山峡谷地区,山岭多系南北走向并多沿断裂带发育。新构造运动以抬升为主,局部地段伴随着下陷为地震频发区域,区内气候温和多雨,风化强烈,岩体破碎。人类工程活动以采矿、修房筑路建设为主。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谷段和成昆线沿线是泥石流、崩塌、滑坡的易发地段,多危害交通设施、乡村城镇、农田、矿山等。
  3.盆周东北部中山易发区。包括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广元市等地区,地貌以中山为主,低山次之,主要为华蓥山、大巴山、龙门山。区内气候潮湿,雨量充沛,强度大,人类工程活动在采矿、修路、垦植等工程建设十分活跃,地质灾害受构造、岩性、地貌控制,在人类工程影响下经暴雨诱发而产生。主要威胁和危害城镇、乡村和工矿企业安全。
  4.盆周东南部低山易发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边缘山地,包括宜宾市、泸州市大部分地区。地貌以低山为主,中山次之,地层出露齐全,二叠系、三叠系灰岩广布该区,形成许多溶丘、峰丛、溶洞、暗河等岩溶地貌,区内气候随高度不同而有较明显差别。境内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煤矿资源丰富,开采历史较长,由于历史、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由采煤引发的地质灾害较多。主要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威胁和危害城镇、矿山、乡村、农田安全。
  (四)省级地质灾害危险(隐患)点发展趋势预测分析。为明确防灾职责、完善地质灾害管理制度,地质灾害预案点根据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大小划分出不同级别的管理对象,省级地质灾害危险点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其标准为威胁人口1000人以上或威胁资产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危险点。
  根据上述原则,参照21个市(州)2003年、2004年防灾预案和已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44个县(市)调查确定的重大地质灾害危险(隐患)点为基础,结合我厅历年调查了解的重大地质灾害点危害情况和2005年汛前检查情况,确定44个主要地质灾害危害点纳入省级地质灾害防灾预案(附件1)并就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