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基本任务与途径
(一)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要求,加快吊庄点盐碱地和沙化土地的治理,建设、改造和维修一批水利设施,力争用5—8年的时间,使移民吊庄地区的生产条件有一个明显改善。加大节水农业设施建设力度,力争在3—5年内,实现移民吊庄灌排畅通、管理规范的目标。
(二)推进交通、通讯、能源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10年,移民吊庄行政村通柏油公路,100%的行政村、50%以上的农户通电话,100%的农户通广播电视。同时完成农村35kv以下农电网改造工程,逐步实现城乡同网同价。
(三)加快移民吊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吸引社会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参与移民吊庄扶贫开发,培育和壮大二、三产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能够快速提高移民收入的种养业项目作为农业产业开发的重点,特别要加快发展以舍饲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和高效日光温棚为主的特色种植业。积极推行“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新机制,培育和扶持一批能够带动移民增收的龙头企业。
(四)加大移民吊庄科技投入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乡、村两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重点推广普及节水灌溉、覆膜种植、品种改良、温棚养殖、疾病防治等技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到2010年,使移民吊庄农村实用技术普及率达到80%以上,力争使移民群众户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门就业技能并实现就业。
(五)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有条件的移民吊庄要重视发展以乡(镇)为中心的小城镇建设,吸引更多的群众向小城镇聚集。到2010年城镇人口比例达到35%以上。
(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结合移民吊庄交通便利、靠近城市的特点,引导和鼓励移民进城或赴外省打工,力争每年户均稳定输出1人,户均劳务收入在4000元以上。
(七)积极发展教育卫生事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教育、卫生设施,努力提高中小学办学条件和医疗服务质量。重视解决好低收入群众子女的就学问题。建立健全移民吊庄三级医疗保健网,逐步做到乡有卫生院、村有卫生所,常见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和有效控制。采取奖罚并举、堵疏结合的措施,全面落实国家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力争3—5年,将吊庄的人口出生率降到12‰以下。
五、实施方法与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