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极稳妥地开展药品第三方物流试点。在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相应的规则,开展试点工作,推进药品流通第三方物流的建立和发展。到2005年底,在全省形成1~2个大规模的药品第三方物流企业。
五、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广告问题
(一)加强与各级政府的整规办、宣传、工商行政管理、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和治理违法广告的协作机制,及时通报情况,形成打击违法广告的合力。
(二)强化药品广告、保健食品广告的审批工作。严格审查药品广告,启动对保健食品的广告审批并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推进广告审批的电子政务,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国家局传递审批信息,同步向社会公布广告作品的内容。
(三)加强对药品广告刊播情况的检查,健全广告检查体系。组织广告检查员对当地的广告媒体刊发的广告以及零售药店的店堂广告实施检查,对违法违规发布的广告向社会公告。针对部分广告检查员已经转换工作岗位的情况,组织对广告检查员进行再培训。
(四)综合运用药品监管手段,全方位开展整治工作,将治理违法发布药品广告与质量监督抽验工作、稽查打假工作、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工作、监督实施GSP、GMP工作、法规宣传培训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药品企业广告发布行为的规范。
(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民群众对真假广告的识别能力,使社会各界了解药监部门的工作职能,让群众投诉有门。
六、配合做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
按照国家局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大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宣传力度,提高基层药品监督管理人员和药品零售企业对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提高群众增强自我保护措施和OTC用药的知识水平,为2006年取消处方药销售的双轨制,为实现完全的药品分类管理做好流通领域的相关基础工作。
七、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市场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一)开展业务知识培训。上半年,进行药品现代物流、药品和保健食品广告监管、GSP认证检查员继续教育等培训活动。
(二)继续深入贯彻《
行政许可法》、配合国家局《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和省局《江苏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检查验收标准》的贯彻执行,完善相应的变更、注销制度;针对目前审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切合实际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