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作目标: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到2010年在全省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政策法规支持体系和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建立并逐步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出云南发展循环经济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计划。力争全省重点行业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利用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形成5—10个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工业(旅游)区、5个左右生态农业示范园和2—3个循环经济型城市。全省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量显著减少,初步建立我省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循环经济型社会的雏形。
(四)工作重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着力抓好以下5个环节的工作。
——在资源开发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资源开发要统筹规划、综合高效利用;加强资源开发管理,健全资源开发准入条件,改进开发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积极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加强矿产资源共生、伴生组分的综合勘查和开发利用,完善釆、选、冶工艺,提高综合回收率,降低采矿贫化率,延长矿山寿命;推进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实现矿业的优化与升级。
——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钢铁、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及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
——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建材、造纸、制糖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的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能源,推广沼气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垃圾资源化利用。充分发挥建材、钢铁、电力等行业废弃物消纳功能,降低废弃物最终处置量。
——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积极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旧纺织品、废旧机电产品及包装废弃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积极开展中水回用;建立城乡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充分发挥我省的区位优势,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国际贸易。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