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督促检查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重大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通知
(黔府办发[2005]19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⑴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左右,第二产业增长13.5%,第三产业增长10.5%。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新增100亿元以上。⑶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⑷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00元,实际增长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以上。⑸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为了确保政令畅通、工作到位,圆满完成2005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将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2004年12月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重大工作部署进行了分解细化,明确了牵头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督办工作责任人,提出了相应的督办要求和考核指标,由省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抓落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确保《政府工作报告》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完成《政府工作报告》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直接关系到今年各项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关系到政府取信于民的形象,关系到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顺利推进。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把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重大工作部署作为全年重大工作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各牵头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要各司其职,紧密协作,狠抓落实。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共分解细化为8个大项、131个小项(附后)。各地、各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结合单位年度工作安排,将承办或协办的督办事项和督办要求及考核指标在本地、本部门再进行分解细化,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各牵头承办单位要切实履行牵头职责,搞好组织协调,主动与协办单位加强联系,全面掌握有关工作动态,按时汇总上报落实情况。各协办单位要积极配合牵头单位,认真抓好自身工作,及时向牵头单位通报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三、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工作力度。省人民政府决定继续将《政府工作报告》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列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作为目标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对工作完成情况好,成效突出,反馈情况及时、规范、准确的,将给予表扬;凡工作落实不力,缺报、漏报或因工作完成情况不好瞒报的,将在目标考核时酌情扣分;因失职造成工作损失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将对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一些重大工作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会同有关责任单位组织开展专项督查,推动工作落实;将加大深入基层、开展实地督查调研的力度,掌握督办事项落实情况,及时发展问题,解决问题;对涉及多个部门共同承办和协办的一些督办任务,将进一步加大协调督办工作力度;对各部门在一些领域进行的探索性的改革试点工作,将加大追踪督查力度,及时总结经验,促进工作。各单位也要加大督促检查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四、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情况的反馈工作。根据督办要求,各协办单位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将协办事项落实情况送牵头承办单位,由牵头承办单位汇总后报省人民政府。在半年和全年工作落实情况反馈时,各单位要认真开展自查工作,对工作完成得不好的,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时完成;对需省政府协调解决的,要尽早提出以便及时解决。上报时间:半年和全年工作完成情况分别于2005年7月20日前和2006年1月20日前上报;凡要求按月或按季度上报工作进展情况的,在下一月或下一季度头一月的10日前将上月或上季度的落实情况上报;各协办单位要提前3至5日将本单位协办事项完成情况送牵头承办单位汇总。上报材料要严格对照工作部署和督办要求及考核指标,逐项说明,力求事实清楚、数据准确,要注明承办事项、承办单位、签发人,并加盖单位公章。上报材料一式两份,直送省人民政府督查室,与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计算机联网的部门在上报纸质文件的同时,通过网络传输电子文档,未联网的要加送计算机软盘。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全省经济工作
会议重大工作部署督办分解表
一、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
│ 序号 │ 省政府工作部署 │省政府 │牵头承办单位、协办│ 督办要求(考核指标) │
│ │ │分管领导│单位及责任人 │ │
├────┼──────────┼────┼─────────┼────────────────────┤
│(一)稳定│1.全部免除农业税。 │王正福 │省财政厅李隆昌(省 │①全部免除农业税,全省农民共减负6.39亿 │
│、完善和│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 │农业厅陶性潜、省农│元,人均再减负19.31元;5月底前清理登记 │
│强化对农│补贴,扩大良种补贴范│ │办周培荣、省农机局│所余农业税完税凭证;10月底前督促检查各地│
│业的扶持│围和品种,进一步增加│ │刘伦才) │农业税免除落实情况。②继续安排2500万元良│
│政策,切│对农机具更新购置、农│ │ │种补贴资金。③继续组织实施500万亩杂交水 │
│实增加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 │稻良种种植补贴。组织开展对杂交玉米、脱毒│
│业投入。│等方面的投入。 │ │ │马铃薯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实行引导性补贴│
│ │ │ │ │工作。④安排农机具更新购置补贴和农村劳动│
│ │ │ │ │力职业技能培训经费。请省财政厅将半年和全│
│ │ │ │ │年工作完成情况汇总上报。 │
│ ├──────────┼────┼─────────┼────────────────────┤
│ │2.各级财政要确保农 │王正福 │省财政厅李隆昌、省│①合理安排省级农业财政支出,确保省级财政│
│ │业支出增长幅度高于地│包克辛 │发展改革委孙国强( │对农业的投入达到法定增长比例。②及时下达│
│ │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孙国强)│省农办周培荣、省农│、拨付省级新增安排的用于农业、农村的财政│
│ │幅度。省级财政新增安│ │业厅陶性潜、省交通│性建设资金。请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分别│
│ │排3亿元财政性建设资 │ │厅彭伯元、省卫生厅│将半年和全年工作完成情况汇总上报。 │
│ │金,重点用于乡村公路│ │何崇远、省水利厅朱│ │
│ │、农村小型微型水利设│ │开茗、省乡企局何国│ │
│ │施、农村沼气、农村公│ │忠) │ │
│ │共卫生等方面的建设。│ │ │ │
│ │建立涉农资金统筹协调│ │ │ │
│ │机制。 │ │ │ │
│ ├──────────┼────┼─────────┼────────────────────┤
│ │3.加强化肥等农资价 │包克辛 │省物价局陈仁贵、省│①按照国家发改委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制定│
│ │格监管,完善涉农价格│(孙国强)│农业厅陶性潜 │化肥等农资价格。②开展农资价格检查;监测│
│ │和收费公示制度,切实│禄智明 │ │化肥价格变动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公布。③继续│
│ │减轻农民负担。 │ │ │完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④开展农民负│
│ │ │ │ │担专项治理工作。请省物价局将全年工作完成│
│ │ │ │ │情况汇总上报。 │
├────┼──────────┼────┼─────────┼────────────────────┤
│(二)坚持│4.确保全省粮食播种 │禄智明 │省农业厅陶性潜、省│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50万亩左右,粮│
│走内涵式│面积稳定在4550万亩左│ │农办周培荣 │食产量稳定在1150万吨左右。②杂交水稻、杂│
│发展粮食│右,粮食产量稳定在 │ │ │交玉米推广面积分别达到950万亩以上。③组 │
│生产的路│1150万吨左右。确保杂│ │ │织实施粮食增产工程、脱毒马铃薯高产示范工│
│子,稳定│交水稻、杂交玉米播种│ │ │程和水稻、玉米超高产示范工程。④力争马铃│
│提高粮食│面积分别达到950万亩 │ │ │薯种植面积达800万亩,其中脱毒马铃薯种植 │
│综合生产│以上,力争马铃薯种植│ │ │面积400万亩(春秋两季)。请省农业厅、省农 │
│能力。 │面积800万亩,其中脱 │ │ │办分别将半年和全年工作完成情况上报。 │
│ │毒马铃薯占50%。 │ │ │ │
│ ├──────────┼────┼─────────┼────────────────────┤
│ │5.以加厚土层、提高 │禄智明 │省农办周培荣、省农│①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完成中低产田│
│ │肥力和配套建设“三小│ │业厅陶性潜、省水利│土改造47万亩。②以提高耕地质量为核心,完│
│ │”水利设施为重点,加│ │厅朱开茗 │成50万亩以上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任务│
│ │强基本农田建设,高标│ │ │。③推广秸秆还田400万亩。④启动实施铜仁 │
│ │准实施坡改梯工程50万│ │ │洼地排涝工程。请各牵头承办单位分别将半年│
│ │亩以上,加大中低产田│ │ │和全年工作完成情况上报。 │
│ │土改造力度,启动实施│ │ │ │
│ │洼地排涝工程。 │ │ │ │
├────┼──────────┼────┼─────────┼────────────────────┤
│(三)以发│6.加强畜禽良繁体系 │禄智明 │省农业厅陶性潜 │①力争全省畜牧业产值达165亿元,占农业产 │
│展生态畜│建设,继续安排畜禽养│ │ │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②肉类总产量 │
│牧业为重│殖良种补贴;加大引草│ │ │达181万吨。③牛杂交改良40万头(其中冻配改│
│点,大力│入田和草地改良力度;│ │ │良35万头)。④全省种植绿肥450万亩,完成冬│
│调整农业│加快动物疫病监控和防│ │ │闲田土种植牧草100万亩以上。⑤确保强制免 │
│和农村经│治体系建设;大力发展│ │ │疫率达到100%。⑥新建45个优质畜产品生产 │
│济结构。│生猪饲养、林下养鸡和│ │ │基地。⑦确保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
│ │以牛、羊、鹅为重点的│ │ │重提高1个百分点。请省农业厅将半年和全年 │
│ │草食畜牧业;积极发展│ │ │工作完成情况上报。 │
│ │城郊型畜牧业,搞好养│ │ │ │
│ │殖小区示范。 │ │ │ │
│ ├──────────┼────┼─────────┼────────────────────┤
│ │7.切实抓好油菜、烤 │禄智明 │省农业厅陶性潜(省 │①完成烤烟种植面积281万亩,完成收购烟叶 │
│ │烟、反季节蔬菜、辣椒│ │烟草局张建华、省乡│590万担,上等烟比例达到30%以上,杜绝向 │
│ │、果品、花卉和中药材│ │企局何国忠、省食品│烟农打“白条”。②建立夏秋反季节蔬菜示范│
│ │等特色经济作物生产,│ │药品监管局董穗生) │基地10万亩。③建立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10个│
│ │加快推进黔北优质油菜│ │ │,面积1万亩。④加强对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 │
│ │基地等优质特色农产品│ │ │等建设项目实施标准化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
│ │基地建设,积极实施“│ │ │督查。⑤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HAC—CP认 │
│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 │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无公害农产 │
│ │。 │ │ │品产地认定、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请省│
│ │ │ │ │农业厅将全年工作完成情况上报。 │
│ ├──────────┼────┼─────────┼────────────────────┤
│ │8.力争引进一批省外 │禄智明 │省农业厅陶性潜、省│①引进并支持5家省外优强农产品企业和名优 │
│ │优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蒙启良 │乡企局何国忠、省商│品牌到我省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畜产品│
│ │名优品牌,使畜产品和│ │务厅邵祥林 │和特色农产品加工的规模和档次。②依托农民│
│ │特色农产品加工上规模│ │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为农户承贷│
│ │、上档次,引导龙头企│ │ │承还、提供贷款担保。③重点扶持绿色食品、│
│ │业和农户形成生产、加│ │ │有机食品和出口企业原料基地建设。④加强对│
│ │工、销售的利益共同体│ │ │重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指导与协│
│ │,引导和支持乡镇企业│ │ │调;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农产品产地批发│
│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 │ │市场建设项目。④积极开展“三绿工程”试点│
│ │村服务业,加强以产地│ │ │工作。⑤抓好2—3个农产品加工业示范点。请│
│ │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农产│ │ │各牵头承办单位分别将全年工作情况上报。 │
│ │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 │ │
│ ├──────────┼────┼─────────┼────────────────────┤
│ │9.开通鲜活农产品运 │张群山 │省交通厅彭伯元(省 │①制定和实施《贵州省绿色通道农产品目录》│
│ │输“绿色通道”,大力│ │农业厅陶性潜、省商│。②健全完善我省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建│
│ │促进农产品流通。 │ │务厅邵祥林) │设方案并抓好落实。请省交通厅将全年工作完│
│ │ │ │ │成情况上报。 │
│ ├──────────┼────┼─────────┼────────────────────┤
│ │10.充分发挥供销社在│禄智明 │省农业厅陶性潜、省│①重点支持50家与优势农产品生产联系紧密的│
│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 │供销社周胜(省民政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全省农民专业合│
│ │用,积极发展农民专业│ │厅郭猛) │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000个以上,全省2%的农 │
│ │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专│ │ │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②全省供销社│
│ │业经济协会,提高农民│ │ │系统巩固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0个,│
│ │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 │农村专业协会20个。请省农业厅、省供销社分│
│ │。 │ │ │别将全年工作完成情况上报。 │
├────┼──────────┼────┼─────────┼────────────────────┤
│(四)积极│1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禄智明 │省科技厅于杰、省农│①抓好重大农业专项的实施,重点加强水稻、│
│推广农业│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大│张群山 │业厅陶性潜(省财政 │玉米、油菜种质资源研究及开发。②实施好农│
│先进适用│对农业科研和农业科技│ │厅李隆昌) │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粮油烟高产优质│
│技术,努│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 │ │高效科技工程、主要畜禽水产新品种培育新技│
│力提高农│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 │ │术及重大疾病防治技术、资源节约增效型技术│
│业科技含│、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 │ │体系的研究及示范等重点农业科技攻关项目。│
│量。 │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 │ │③制定我省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的政策措施,│
│ │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 │ │努力改善科研条件,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
│ │长机制。 │ │ │成果转化能力。请省科技厅、省农业厅分别将│
│ │ │ │ │全年工作完成情况上报。 │
│ ├──────────┼────┼─────────┼────────────────────┤
│ │12.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禄智明 │省农业厅陶性潜 │①大力推广粮食增产技术,进一步提高技术到│
│ │,继续实施“种子工程│ │ │位率和推广覆盖率。②抓好“种子工程”在建│
│ │”、“畜禽水产良种工│ │ │项目实施,认真做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
│ │程”,认真组织实施“│ │ │、示范、展示及新品种区域试验和审定工作。│
│ │科技入户工程”,扶持│ │ │③抓好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试点(黔西县),在│
│ │一批科技示范户。 │ │ │全省实施8个省级科技入户工程试点,培养科 │
│ │ │ │ │技示范户3000户(部级1000户、省级2000户),│
│ │ │ │ │示范户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90%。请省农业│
│ │ │ │ │厅将全年工作完成情况汇总上报。 │
│ ├──────────┼────┼─────────┼────────────────────┤
│ │13.深化农业技术推广│禄智明 │省农业厅陶性潜 │①增加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的资金投入。②新│
│ │体系改革,努力保证公│ │ │建乡镇农业“三站”100个。③开展基层农业 │
│ │益性技术推广工作的经│ │ │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深化农│
│ │费需求,积极稳妥地将│ │ │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建│
│ │一般性技术推广和经营│ │ │议。请省农业厅将全年工作完成情况上报。 │
│ │性服务分离出去,按照│ │ │ │
│ │市场化方式运作。 │ │ │ │
├────┼──────────┼────┼─────────┼────────────────────┤
│(五)切实│14.建立农村劳动力就│禄智明 │省农办周培荣、省农│①完成农民适用技术普及培训500万人次(“绿│
│加强对农│业培训和转移统筹协调│ │业厅陶性潜(省科技 │色证书”培训8万人)、贫困地区干部培训7万 │
│村劳动力│机制。整合各方面的培│ │厅于杰、省教育厅孔│人、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万人(其 │
│的培训,│训经费和教学资源,逐│ │令中、省劳动保障厅│中引导性培训6万人、技能性培训4万人)。② │
│大力推进│步形成政府主导、统一│ │何文江、省建设厅李│制定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非重点 │
│农村剩余│协调、各方参与的农村│ │光荣、省气象局罗 │县)转移培训规划、建立健全转移培训工作网 │
│劳动力有│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 │宁) │络,增加转移培训资金投入,加大贫困地区农│
│序转移。│实行培训经费与培训转│ │ │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力度。③加强项目管理│
│ │移就业情况挂钩,大力│ │ │,严格资金使用,采取订单等培训方式,完成│
│ │推广订单培训等培训方│ │ │培训任务,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④依托│
│ │式。 │ │ │贵州农经网建立起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
│ │ │ │ │务平台;培训1000人次农村信息技术与服务骨│
│ │ │ │ │干人才。请省农办、省农业厅分别将全年工作│
│ │ │ │ │完成情况上报。 │
│ ├──────────┼────┼─────────┼────────────────────┤
│ │15.鼓励和支持输出地│禄智明 │省农办周培荣、省农│①进一步抓好25个劳务基地县工作。②充分利│
│ │政府与输入地政府及用│张群山 │业厅陶性潜、省劳动│用泛珠三角地区劳务合作机遇,加强和沿海地│
│ │工企业合作,建立劳务│ │保障厅何文江(省政 │区劳务协作。③全省有组织劳务输出6万人。 │
│ │输出基地,实行定向输│ │府各驻外办事处) │④继续加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
│ │出、定点输出;引导农│ │ │程”273个培训基地的建设。请各牵头承办单 │
│ │民的自发输出。 │ │ │位分别将全年工作完成情况上报。 │
│ ├──────────┼────┼─────────┼────────────────────┤
│ │16.高度重视维护农民│张群山 │省劳动保障厅何文江│①依托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平台,为进城农民工│
│ │工合法权益,取消对农│ │(省总工会赵铁军、 │提供职业介绍、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等就业服│
│ │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 │团省委廖飞、省妇联│务。②建立命名一批青少年维权培训中心并开│
│ │定。鼓励工会、共青团│ │梁桂宝) │展相应培训工作;成立贵州省青少年维权中心│
│ │、妇联及其他社会组织│ │ │,维护青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请省劳动保障│
│ │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 │ │厅将全年工作完成情况汇总上报。 │
├────┼──────────┼────┼─────────┼────────────────────┤
│(六)按照│17.多渠道增加对扶贫│王正福 │省财政厅李隆昌(省 │新增安排财政扶贫资金2000万元,使省级直接│
│“三个基│开发的投入,省财政新│ │扶贫办周培荣) │用于扶贫开发的资金达到5000万元。请省财政│
│本”的要│增直接安排用于扶贫开│ │ │厅将全年工作完成情况上报。 │
│求,扎实│发的资金2000万元,增│ │ │ │
│推进新阶│长66.7%。 │ │ │ │
│段扶贫开├──────────┼────┼─────────┼────────────────────┤
│发。 │18.继续坚持分类指导│包克辛 │省扶贫办周培荣、省│①扩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两免一补”│
│ │的原则,农村基础设施│(孙国强)│发展改革委孙国强、│范围,“两基”攻坚、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
│ │建设、“两基”攻坚和│禄智明 │省民政厅郭猛(农行 │资金、农村卫生改革、村级卫生室建设等要向│
│ │农村公共卫生的项目和│肖永安 │省分行周清玉、省财│贫困地区倾斜。②按“十件实事”要求完成易│
│ │资金要进一步向贫困地│ │政厅李隆昌、省教育│地扶贫搬迁任务。③积极稳妥地开展小额扶贫│
│ │区倾斜,加大开发式扶│ │厅孔令中、省卫生厅│到户贷款工作,抓好示范村建设;加强收回率│
│ │贫力度;落实土地等生│ │何崇远、省国土资源│管理,对存量小额扶贫到户贷款严格执行“ │
│ │产条件,加强配套设施│ │厅张克湘) │579”规定,2005年新发放贷款收回率达到 │
│ │建设,稳步推进易地扶│ │ │95%以上。④将65.6万特困群众纳入定期救 │
│ │贫搬迁;将定期救助制│ │ │助范围,在有条件的地区全面实施定期救助制│
│ │度实施范围扩大到国家│ │ │度。⑤按每人每年不低于200元的标准,省、 │
│ │扶贫开发重点县三类乡│ │ │地、县三级财政按4:2:4比例分级筹集落实 │
│ │镇,接受救助的特困群│ │ │定期救助资金,省级筹集5248万元。请各牵头│
│ │众达到65.6万人。 │ │ │承办单位将全年工作完成情况上报。 │
│ ├──────────┼────┼─────────┼────────────────────┤
│ │19.继续落实100个一 │禄智明 │省扶贫办周培荣 │①专项安排每个一类重点乡镇财政扶贫资金50│
│ │类扶贫重点乡镇各项扶│ │ │万元,其中省委常委和副省长联系的一类乡镇│
│ │持政策,做好1000个一│ │ │100万元,并配套以工代赈等其他专项资金投 │
│ │类扶贫重点村的整村推│ │ │入。②专项安排每个整村推进的村财政扶贫资│
│ │进工作。 │ │ │金20万元,并配套投入其他资金,到县财政扶│
│ │ │ │ │贫资金主要投入整村推进。③围绕“三个基本│
│ │ │ │ │”,按照扶贫规划,全面改变重点扶持乡村的│
│ │ │ │ │贫困面貌。请省扶贫办将半年和全年工作完成│
│ │ │ │ │情况上报。 │
│ ├──────────┼────┼─────────┼────────────────────┤
│ │20.继续实行行政机关│禄智明 │省扶贫办周培荣、省│①从省直有关部门抽调220名以上干部组建扶 │
│ │和领导干部扶贫联系点│蒙启良 │审计厅张如飞(省发 │贫工作队到扶贫开发重点县抓扶贫,落实工作│
│ │制度。积极推广参与式│ │展改革委孙国强) │队定点扶贫资金580万元。②继续推行领导干 │
│ │扶贫。实行扶贫项目公│ │ │部联系扶贫县、乡、村制度。③制定贯彻落实│
│ │示和项目决算公告制度│ │ │《贵州省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的意见,│
│ │,完善项目验收制度,│ │ │并重点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进│
│ │加强扶贫项目和资金审│ │ │行公告的情况进行督办。④加强对重点扶贫资│
│ │计监督。 │ │ │金使用项目的抽查验收和项目验收工作。⑤对│
│ │ │ │ │荔波、天柱等10个县扶贫资金审计的整改情况│
│ │ │ │ │进行跟踪审计和检查。请省扶贫办、省审计厅│
│ │ │ │ │分别将全年工作完成情况上报。 │
│ ├──────────┼────┼─────────┼────────────────────┤
│ │21.做好经济强县建设│王正福 │省建强办负责人 │①抓好经济强县建设政策措施的落实。②制定│
│ │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地│ │ │《贵州省经济强县建设年度考评办法》,组织│
│ │方加快发展。 │ │ │开展经济强县建设2004年度考评。请省建强办│
│ │ │ │ │将全年工作完成情况上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