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泛宣传,家喻户晓。在选举前,要认真制定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大力宣传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使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重要性,熟悉选举工作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在选举期间,要重点宣传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推选程序、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条件和提名方式、正式候选人确定办法以及具体投票程序;在选举后,要做好落选人员的思想工作,教育当选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教育、引导村民特别是党员积极支持、配合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要做到经常性宣传和阶段性宣传相结合,正面宣传和典型教育相结合,一般性宣传和疑难问题解答相结合。通过宣传教育,为换届选举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以点带面,探索经验。要针对农村税费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和人口流动、村组合并等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总结经验,进一步规范选举程序,解决选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全面展开选举工作做好准备。
3、民主评议,夯实基础。换届选举前,应组织对村民委员会现任成员进行民主评议和考核,指导开展村民委员会述职活动。述职的重点是任职期间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情况。同时组织村民和村民代表对述职报告进行民主评议,并将满意和不满意的情况进行公示,为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提名和投票选举打好基础。
4、严格审计,加强监督。要加强对村级财务清理的指导和审计工作,搞好村级财务审计。村级财务审计应形成审计报告,并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报审计结果,同时,在村务公开栏内张榜公布。对审计出的问题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5、分级培训,规范程序。要根据政府精简机构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人员工作变动的实际,加大培训力度,分级培训村民自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和选举工作人员,使受训人员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熟悉、掌握选举工作的具体程序和操作方法。
三、依法依规,民主选举好村民委员会班子
1、坚持条件,选好一班人。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条件,规范选举程序,引导选民真正把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人选进村民委员会,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组织保证。
2、坚持原则,依法选举。要坚持直接、差额、无记名投票和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举原则,切实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一是要发挥好党员、村民代表的作用,做到由村民会议或各村民小组民主推选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保证村民的推选权。二是要做好选民登记工作,不能错登、重登、漏登,保证村民的选举权。三是严格施行由村民依法直接提名确定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保障村民依法享有的提名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村民依法行使包括提名权在内的民主权利,坚决制止并依法查处“指选”、“派选”等违法行为。四是选举时,要设立秘密写票处,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应当场公布,保证村民的投票权和参选率。要依法办理委托投票手续,严格控制流动票箱的使用。五是做好新老村民委员会班子交接工作。移交工作由乡级人民政府负责主持,上一届村民委员会应依法在规定期限内将公章、办公场所、办公用具、集体财物账目、固定资产、工作档案、债权债务及其它遗留问题等,及时移交给新一届村民委员会。对拒绝移交或无故拖延移交的,乡级政府和县级民政部门应派员督促其移交,并视情节由有权机关依法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