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目标和原则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目标是:将职业发展指导作为学生人生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为学生未来事业发展奠定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指导学生设立职业生涯发展的短期、中期、长期计划,在思想品德、专业知识、基本技能、职业能力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进行培养和塑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实施职业发展短期计划,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职业信息的收集能力和理性决策能力等综合能力。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树立一切为了学生成才与发展的工作理念,提高职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以服务为载体,结合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使学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教育为目标,将职业发展教育作为学生人生指导的一部分,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
三、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具有序列性、发展性的要求,分为三个阶段:
1、初期阶段:帮助学生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性质、专业能力要求、专业学习的价值和专业前景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与潜能、优势与不足,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生涯发展规划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学生学习通用性技能,提高基本素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专业准备。
2、中期阶段:帮助学生自我拓展,培养学生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事业观。通过开展职业测评、组织职业咨询、发布职业信息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职业,根据自身条件、职业志向和未来职业的发展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和督促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决策,推荐和鼓励学生参加职业培训、社会实践、创业锻炼等活动,拓展职业知识技能,提升自我素质,培养高度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提高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3、后期阶段:帮助学生自我发展,树立开拓务实的职业观、创业观和择业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决策的修正,帮助学生形成现实而正确的个人职业发展评价,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择业期望标准。通过毕业实习、个人辅导、职业信息的收集和选择、就业技巧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成熟度和职业行为的“自主、自尊、自信、自强”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实现人生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内在统一,鼓励他们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行业建功立业,完成向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四、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途径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