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

  15、加强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团队精神的训练、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潜能开发、职业精神培养和人格发展等方面,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具有独特功能。对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可以利用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特有的互动功能,帮助学生舒解心理问题。
  16、倡导学生之间朋辈互助。要帮助大学生提高对朋辈心理互助意义的认识,普及朋辈心理互助的方法;要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心理社团的作用,认真组织有关朋辈心理互助的系列培训。学生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要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负责联络和督导,努力提高学生之间相互提供心理援助的能力。
  17、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要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橱窗、板报和校园网络的作用,积极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日或宣传周。以互动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解答各种心理困惑,普及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和就业等需要紧密相关的各种心理科学常识。
  18、及时向医疗机构转介。对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学校应即时联络家长,尽早转介到校内或校外精神卫生医疗部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要主动与校内外精神卫生医疗部门建立热线联系。在做好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借助于精神卫生医疗部门的专业力量。
  五、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
  19、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各高校要重视专业教师的配置,至2007年底,各高校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师生比不低于1:3000。多校区的高校要保证学生能够就近得到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专业心理咨询教师须有教师资格证书和咨询心理学等相关专业学历。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必须参加高校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师岗位培训,获取相关资格。各高校要鼓励专业心理咨询教师走职业化的道路。心理咨询专业教师属于教师编制,在职务聘任方面要提供相应的政策保证。要特别重视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在职进修与培养工作。要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进修活动。学校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必须要有学生辅导员或兼职学生辅导员工作一年以上(含一年)的经历,熟悉高校学生工作。
  20、要加强心理咨询与辅导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各高校应大力发展有志于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有一定专业背景的兼职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师。兼职教师可以是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也可以是心理学或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专业教师。学校要关心兼职教师的专业进修与培训。兼职教师从事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要计算工作量或给予合理报酬。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