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做好2005年度市委、市政府重大课题调研工作的通知
(2005年2月22日 深办发[2005]4号)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加快我市国际化城市建设步伐,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2005年度就下列重大课题展开调研。
一、关于加快建设“和谐深圳”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了努力构建“和谐深圳”的发展目标。深圳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比较早地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的社会发展形态。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社会利益关系比较复杂,协调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市民民主意识、维权意识、参与意识迅速提高,加之我市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各种矛盾斗争尤其尖锐、复杂,不稳定因素增加,使我市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建设“和谐深圳”,对于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我市国际化城市建设,实现建设“效益深圳”的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调研,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从健全民主法制、加强道德建设、维护公平正义、关心弱势群体、调解矛盾纠纷、倡导宽容谅解、鼓励创新创业、加强舆论引导等方面提出构建“和谐深圳”的目标任务、方法途径和政策建议。
此课题由黄丽满同志负责,市委办公厅牵头,市人大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市法制办、市信访办、市应急指挥中心等单位参加。
二、关于深圳在东盟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促进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国家、地区和城市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欧盟、东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已经形成区域经济合作的大格局;国内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东北三省和西北地区都在积极筹划、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形成和发展。深圳处于国内、国际市场的结合部,置身于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的交汇点,如何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中找准深圳的定位,是我们提高城市竞争力、建设国际化城市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通过调研,根据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经验,提出深圳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准确定位、具体思路和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