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自治区农牧厅宁夏南部山区小杂粮产业开发规划(2004-2008年)的通知

  3.产业优势。我区小杂粮种植历史悠久,农民种植小杂粮经验丰富。区内已有宁夏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等以小杂粮为主要原料的加工贸易企业,南部山区当地也有多家小杂粮粗加工企业和贸易企业。尽管目前这些企业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不高,但有些产品享誉国内,供不应求。只要加强扶持,培育龙头,就能形成大产业。
  三、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按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思路,通过政府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中介组织服务、农户建设基地,实现种植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经营规模化;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小杂粮新品种引育、示范、推广力度,加强高产栽培技术组装配套研究;以市场为导向,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增加附加值,加强绿色食品质量认证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以品牌促发展,推动宁夏南部山区小杂粮产业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当地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新的支柱产业。
  (二)规划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速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产品,建设原料基地,进行加工产品研发。
  2.龙头带动原则。以培育龙头加工企业为重点,带动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结构。
  3.品牌带动原则。加大品牌产品的开发力度,尽快形成独具竞争优势的特色品牌。优势产区要重视品牌策划和宣传,走产地品牌和龙头企业品牌相结合的路子。
  4.比较优势原则。综合考虑资源条件、小杂粮生产基础、市场环境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优先发展资源条件好、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竞争潜力强的蚕豆、荞麦、豌豆和食用葵产品和产业带,尽快形成规模优势。
  (三)建设目标
  (1)基地建设目标。到2008年,山区小杂粮种植面积达到210万亩,单产达到162.9公斤,总产达到34.2万吨,其中建设优质原料生产基地100万亩,生产优质原料16.3万吨,其中豆类48万亩,荞麦30万亩,莜麦3万亩,糜谷6万亩,葵花13万亩。
  (2)加工目标。到2008年,年加工各类小杂粮14.5万吨,使小杂粮加工转化量由目前的10%提高到40%以上,其中年加工蚕豆2.5万吨,食用葵3万吨、豌豆5万吨、荞麦3万吨、油葵1万吨。扶持一批小杂粮加工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小杂粮保健产品5—10个,实现产值过亿元。
  四、优势区域布局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