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自治区农牧厅宁夏南部山区小杂粮产业开发规划(2004-2008年)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自治区农牧厅
宁夏南部山区小杂粮产业开发规划(2004-2008年)的通知
(宁政办发[2004]182号 2004年8月25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自治区农牧厅编制的《宁夏南部山区小杂粮产业开发规划(2004—2008年)》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

宁夏南部山区小杂粮产业开发规划(2004-2008年)

(自治区农牧厅 2004年8月)


  我区南部山区十年九旱,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降雨量的65%—70%集中在7、8、9三个月,夏粮生产受春夏干旱的影响很大,而小杂粮生长发育期多为夏秋季节,以其生育期短、适宜种植区域广的特点,发挥着填闲补种,有灾备荒,无灾增产增收,解决群众温饱的重要作用。同时,小杂粮还是山区粮草兼用、轮作倒茬、培肥地力的特色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杂粮在南部山区种植历史悠久。主要有:豌豆、蚕豆、扁豆、荞麦、莜麦、糜子、谷子等,常年种植面积150万亩左右,是西北地区的主要产区之一。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保健消费的意识逐步增强,小杂粮以其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食疗同源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国内外市场对小杂粮的需求量增加,外销量不断扩大,价格上扬。特别是荞麦、豆类一直是我区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因此,要充分发挥南部山区旱作农业优势,加快小杂粮生产基地建设和产品开发,建立生产、加工、销售相互衔接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提高小杂粮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小杂粮产业升级增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小杂粮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一、发展现状
  (一)生产加工状况
  1.面积和单产。我区小杂粮年播种面积150万亩左右,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5%—30%。其中,豌豆50万亩左右,荞麦50万亩左右,蚕豆、扁豆15万亩,糜子、谷子20万亩左右,莜麦及其它10万亩左右。平均单产80—100公斤,总产量12—15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7%左右。
  2.加工转化与市场消费情况。目前全区每年加工各类小杂粮1.5万吨左右,仅占小杂粮总产量的10%。主要产品有荞麦粉、荞麦挂面、荞麦糁子、糜子酒、豌(扁)豆粉等。加之农民自食、留种和餐饮业消费外,有近40%的小杂粮进入流通领域,以原粮销往河南、云南、四川、广东等省区的小杂粮达5.5万吨以上。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