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2004-2020年)的通知

  自治区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国家投入了大量财力支持我区水利建设。全区回汉各族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先后建成了青铜峡水利枢纽、固海扬水和盐环定扬水工程,建成中小型水库200多座、机井6000多眼、城乡供水工程200多处、水窖40多万眼。1998年以来,又开工建设了扶贫扬黄工程、沙坡头水利枢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村人口饮水解困、黄河防洪等一批重点骨干水利工程。灌溉面积达到700万亩,基本解决了1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这些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自治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区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与耕地、人口及经济布局不相匹配。水资源总量与发展需求之间、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之间、黄河分配水量指标与区域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极其尖锐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1、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主要依靠黄河水。近10年来,西北地区持续干旱,黄河上游来水减少,引水量受限,导致北部引黄灌区农业、生态、工业和城市用水严重不足。南部山区山大沟深、田高水低,天然水资源利用率仅为16.9%,资源型、工程型、水质型缺水并存,山区8县(区)中有7个县城缺水,9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按目前的用水水平计算,2010年全区将缺水7亿立方米,2020年缺水16亿立方米。
  2、传统的用水结构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区),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化水平低,全区可用水量绝大部分用于农业。1998-2002年,全区年均耗水量37.94亿立方米,其中耗用黄河水34.19亿立方米。在总耗水量中,农业用水占8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工业用水占2.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缺少相应的水资源支撑。
  3、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我区引黄灌区是在干旱荒漠草原上建立的灌溉农业区,农业用水兼有农田灌溉、洗碱压盐和生态建设三重功效。灌区水利设施老化,渠道渗漏严重,灌溉水利用系数仅0.35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水分生产率0.6公斤/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工业主要以耗水量较高的电力、煤炭、化工、造纸行业为主体,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328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城市生活用水节水型产品普及率30%,供水管网损失率20%。
  4、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2003年,全区废水排放量2.3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占45.6%,生活废水占54.4%。城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31万吨。50%以上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直接排放,境内水域富营养化严重,均未达到功能水体的要求,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水污染形势严峻。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迅速扩展,湖泊、湿地萎缩。银川平原湖泊、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80多万亩减少到目前的45万亩左右,其中湖泊面积由40多万亩萎缩至10多万亩。银川市、石嘴山市因集中开采,地下水降落漏斗区面积已达460多平方公里。由于土壤次生盐渍化,引黄灌区40%的农田为中低产田。山区天然草场面积绝大部分退化。全区75%以上的面积水土流失严重,尚未得到有效治理。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