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节水型社会
建设规划纲要(2004-2020年)的通知
(宁政发[2004]122号 2004年12月5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2004-2020年)》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区水资源总量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是全国水资源最为缺乏的省(区)之一,同时存在着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建设节水型社会,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要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方针,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为重点,以科技为支撑,以节水型灌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工程措施,突出制度建设,优化用水结构,创新运行机制,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确保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区直各部门、直属机构都要积极支持、密切配合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要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良好氛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2004-2020年)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宁夏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为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纲要。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和面临的形势
(一)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宁夏位于西北地区东部,处于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沙漠包围之中,国土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其中3/4的面积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气候干燥,降雨稀少,蒸发强烈,风大沙多,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全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289毫米,当地水资源总量10.9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97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1/12和黄河流域的1/3;亩均占有量48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1/28和黄河流域的1/6。计入国家分配我区可用的40亿立方米黄河水量指标,人均占有量只有690立方米,亩均占有量21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值的1/3和1/8。受季风的影响,天然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变率大,全区绝大部分地区70%的降水集中于7-9三个月,4-6月降水量仅占15%,难以保障作物苗期对水分的基本需求。降水量最高和最低年份相差达3.8倍,地表径流量相差5.7倍。部分地区天然水矿化度高、质量差,大于2克/升的苦咸水分布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8.1%,水量占全区水资源总量的25%,开发利用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