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内外化学工业发展现状、趋势和自治区实际,制定自治区化学工业发展产业政策。新建企业建设规模不低于:天然气制甲醇30万吨/年,煤制甲醇20万吨/年,煤制二甲醚30万吨/年,聚氯乙烯(PVC)10万吨/年,氯碱装置为10万吨/年。新建生产装置必须采用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配套建设节水、节能、环保设施,循环水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五)向优势地区和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群
化学工业园区应选择在水资源能够充分保障,交通便捷,运输条件好,资源富集的地区。园区建设要高起点,定位明确,特色突出,关联度高,管理和服务功能齐全以及有较强的招商引资吸引力。有条件的盟市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立1至2个化学工业园区,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建设若干个氯碱、聚氯乙烯产业集群;在乌海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小三角地区建设炼焦、煤焦油化工产业集群;在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建设煤化工产业集群;鄂尔多斯市要整合现有工业园区,建立综合性的化工城。
(六)切实加强项目前期工作
加大项目前期投入力度,加强科学论证,抓好项目的筛选、储备,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确保大多数项目的前期工作达到具备招商引资和上报国家争取投资的条件,真正做到“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下大力气引进国外8至10户著名跨国化工公司、国内20至30户大型化工企业来我区投资兴业,力争引入1000亿元以上资金,以大企业、大项目为龙头,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自治区化学工业快速发展。
(七)着力解决制约我区化学工业发展的“瓶颈”
1.运输问题。我区化工产品90%以上在区外甚至国际市场销售,实现化学工业2010年发展目标,解决好产品运输问题非常重要。特别是甲醇、二甲醚等易燃、有毒液体的危险化学品,因危险程度高、运量大,运输更加困难。因此,在充分发挥现有铁路、公路运力的情况下,统筹考虑在能源、化学工业基地建设通向沿海港口的液体化学品输送管道和重载专用通道。自治区有关部门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将其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自治区化学工业发展的“运输瓶颈”。
2.资源问题。化学工业是耗能、耗水和以矿产资源为支撑的工业,目前我区煤炭、电力能够基本保证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但水资源和盐、焦煤等矿产资源不足将成为制约我区化学工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统筹考虑利用周边省区和国家资源的同时,加大资源勘探力度,增加后备资源储量。
3.烧碱销售问题。发展聚氯乙烯工业,必须配套发展电解法烧碱工业,受市场容量和运输成本的限制,烧碱产品销售是制约聚氯乙烯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统筹考虑发展造纸等大量消耗烧碱的相关产业,搞好烧碱深加工,向系列化、多元化、精细化、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