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点推进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工作。本市大型公共建筑(高级写字楼、星级宾馆饭店、大型商厦及其他公共设施等)数量大,能耗高,其建筑面积仅占民用建筑的5.4%,但全年耗电量却接近全市居民生活用电的一半,单位面积年均耗电量是普通住宅的7倍至10倍。今年,本市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要力争达到10%以上。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制定大型公共建筑用能定额,对大型供暖锅炉实行计划供气;
二是加强运行管理,杜绝“跑冒滴漏”浪费现象,大力倡导自然采光,严格控制室内温度,应用先进节能设备;
三是选择30余家单位进行试点,组织专家进行诊断,提出节能措施和改造方案;四是加强节能监察,对浪费能源的单位依法实施加价收费并在媒体曝光。
(三)加强对高耗能、耗水企业的监管。本市工业能耗占全市总能耗的50%,其中冶金、石化、建材、化工和电力等五大重点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8%,却耗用了全市工业85%的能源,77%的新鲜水,排放了93%的大气污染物;万元GDP能耗为7.13吨标准煤,是全市万元GDP能耗1.33吨标煤的5倍以上。今年,本市工业能耗力争全年节能6%。冶金、石化、建材、化工和电力等五大高耗能行业要制定节能措施,淘汰落后设备,改造落后工艺,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制定节能节水目标。确定10家试点企业,组织专家进行节能诊断,为企业节能降耗提供服务,总结经验,全面推广。加大监测力度,开展能耗大检查。对超指标耗能耗水的单位,按规定征收超限额加价费,严重超标的要采取限电限水强制措施。
(四)全社会推广绿色照明。2004年北京市照明用电为49亿千瓦时,占全市用电量的11%。使用高效照明产品可节电60%至70%。2005年在市政府机构、地铁站台、中小学校、二环路内公共厕所全部更换高效照明灯具,全面推广使用高效照明产品及节电器。继续选择有代表性的街道建设节能灯亮丽工程示范街;选取部分公园、草坪、奥运体育场馆等进行新型照明方式的示范试点。加强宣传,提高居民的节能意识,开展居民使用高效照明灯具推广活动。通过价格杠杆,促进家庭对高效照明产品的使用。对全市大型灯具城实施质量监测,在灯具城开展产品质量承诺活动;限制T12荧光灯管等非节能产品的市场销售。
(五)全市开展节水行动。落实《
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全面实行居民、工业、农业及社会单位用水的计量、定额管理。工业节水要做好新建项目的用水评估,提高现有企业节水水平,力争今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1.6%。农业节水要在调整种植结构、土壤保墒等方面有创新突破。普及先进灌溉方式,制定主要农作物合理灌溉用水定额,通过采用综合节水技术建成30万亩节水农田。社会单位要进一步压缩用水指标,全面落实国家及本市有关节水要求。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和非节水型器具,禁止在北京市场销售和使用,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加强再生水利用,实施清河、北小河、吴家村等再生水厂建设,提高再生水生产能力。在城区完成100公里再生水管线建设,鼓励市政、城市绿化、洗车、居民社区利用再生水。全年利用再生水要达到2.5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