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红火蚁防控应急预案的通知

  2.调查方法
  每行政村或社区每类型调查地块不少于10个,每点调查面积大于50M2,调查点要有代表性,覆盖整个村或社区。观察有无蚁丘或沙堆状的蚁巢,记录蚁丘或蚁巢的发生区域、发生范围、发生密度及其直径和高度,并拨开蚁巢表面,观察蚂蚁是否迅速出巢和表现出很强的攻击行为。
  (三)诱饵诱集监测
  1.诱饵制作及用量
  诱饵成分:花生油95%,白糖或蜜糖5%,如用白糖,将其熬成糖浆。将花生油和白糖或蜜糖按95∶5的比例加入碗碟中,搅拌混匀,放入浅碟中(可用一次性纸碟,直径约15CM),每碟约10G,制成诱饵。
  2.诱饵投放
  每个村庄或社区各类型地块诱饵放置点不少于5个。将诱饵放在蚂蚁适生区域的荫蔽处,最好放置在有蚂蚁活动的地方。注意使装有诱饵的浅碟边沿贴于地面,方便蚂蚁爬上。每点面积50M2以上,放5个诱碟,碟间距离5M以上,随机放置。
  3.调查
  每天观察1次,并更换诱饵,连续观察5天(雨天除外)。对诱集的蚂蚁进行形态观察是否为红棕色,如发现可疑蚂蚁则结合对周围蚁巢以及蚂蚁行为特征等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如发现蚁巢即采集巢内蚂蚁样本。
  三、样本采集与寄送
  在调查中如发现可疑蚂蚁,将可疑蚂蚁用70%酒精浸泡或用农药杀死,标明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将每点采集的蚂蚁集中于一个标本瓶中,采集可疑蚂蚁标本数量50只以上。将样本派员送至省植物检疫站,要确保运送过程中样本的安全。
  四、调查人员的要求
  要求调查人员为专职植检员或经过培训的植保技术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红火蚁的形态学、生物学特性,结合行为特点、蚁丘特征、危害症状以及红火蚁的调查监测方法和手段等。
  五、调查结果处理
  调查监测中,一旦发现红火蚁,严格实行报告制度,必须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每15天逐级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有关调查监测情况。

  附件2:

红火蚁防控技术方案

  一、封锁与检疫处理措施
  (一)封锁与检疫
  1.对经过红火蚁发生区的主要交通干线两旁50M内地区进行地毯式调查,彻底清除蚁巢,诱杀红火蚁,撒布石灰带(1M宽),并对路旁树木的树干用石灰水进行刷白处理(约高80CM)。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