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关于印发《上海市对区县政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督导评估指标(试行稿)》和《上海市中小学校德育工作
督导评估指标(试行稿)》的通知
(沪教委督[2005]5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沪委〔2004〕11号)以及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含中职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沪科教党办〔2004〕8号),我们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上海市对区县政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督导评估指标(试行稿)》和《上海市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试行稿)》,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区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中小学校根据督导评估指标的要求,切实做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高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举措。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中小学校,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增强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学校工作之中,抓紧抓好。要将学校德育工作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方面加以落实。
附件:1.上海市对区县政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督导评估指标(试行稿)
2.上海市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试行稿)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二00五年六月十六日
附件1:
上海市对区县政府加强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督导评估指标(试行稿)
┏━━┯━━┯━━━━━━━━━━━━━━━━━━━━━━━━━━━━━━━━┓
┃一级│二级│ 评 估 要 点 ┃
┃指标│指标│ ┃
┠──┼──┼────────────────────────────────┨
┃ 领│ 目│1、结合实际,制定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划,目标明确、 ┃
┃ 导│ 标│措施具体,并纳入本区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 ┃
┃ 职│ 规│ ┃
┃ 责│ 划│ ┃
┠──┼──┼────────────────────────────────┨
┃ │ │2、结合实际,区县政府每年规划12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事项 ┃
┃ │ │目,落实经费。 ┃
┠──┼──┼────────────────────────────────┨
┃ │ │3、区县、街道(乡镇)规划并建设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及设施,加大 ┃
┃ │ │对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
┃ │ 组│1、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委组织协调,教育、宣传、文化、街道(乡 ┃
┃ │ 织│镇)等部门及工、青、妇组织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 ┃
┃ │ 体│制。 ┃
┃ │ 制│ ┃
┠──┼──┼────────────────────────────────┨
┃ │ │2、区县党政领导能定期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调研,分 ┃
┃ │ │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增强决策的针对性、┃
┃ │ │有效性。 ┃
┠──┼──┼────────────────────────────────┨
┃ │ │3、区县制定和完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校评价标准和实施办法, ┃
┃ │ │严格执行市“减负”工作有关规定。 ┃
┠──┼──┼────────────────────────────────┨
┃ │ │4、形成社区和学校加强未成年人教育、管理、服务的工作网络,资源共 ┃
┃ │ │享,相互协调,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
┠──┼──┼────────────────────────────────┨
┃ │ 制│1、建立由文明委牵头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 ┃
┃ │ 度│部门职责。每年研究12个重大问题,制订对策,并落实相应的措施。 ┃
┃ │ 保│ ┃
┃ │ 障│ ┃
┠──┼──┼────────────────────────────────┨
┃ │ │2、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统筹协调的责任制,落实有关委办局和街 ┃
┃ │ │道(乡镇)的具体职责。 ┃
┠──┼──┼────────────────────────────────┨
┃ │ │3、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经费保障制度,加大政府在设施建设、 ┃
┃ │ │专业队伍建设和工作研究等方面经费投入的力度。 ┃
┠──┼──┼────────────────────────────────┨
┃ │ │4、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表彰奖励制度,设立专门奖项,定期表 ┃
┃ │ │彰奖励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 ┃
┠──┼──┼────────────────────────────────┨
┃ 组│ 运│1、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学校、社区德育专职人员与团队干部等骨干队伍 ┃
┃ 织│ 作│的培训。落实培训单位、计划、内容与考核要求,形成制度。 ┃
┃ 实│ 机│ ┃
┃ 施│ 制│ ┃
┠──┼──┼────────────────────────────────┨
┃ │ │2、完善整合机制。发挥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优势,支持团队组织,从学 ┃
┃ │ │生特点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自我教育活动,形成区域特色教育。 ┃
┠──┼──┼────────────────────────────────┨
┃ │ │3、完善保护机制。做好残疾、失学、失管等未成年人的救助与保护工 ┃
┃ │ │作,加强对行为不良的未成年人教育和管理,落实帮教措施。建立区县、┃
┃ │ │社区两级法律援助中心。完善工读教育,严格控制和降低案发率。 ┃
┠──┼──┼────────────────────────────────┨
┃ │ │4、完善应急机制。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重大事故处理的应急机制。有事 ┃
┃ │ │故处置的应急预案和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的制度。 ┃
┠──┼──┼────────────────────────────────┨
┃ │ 育│1、加强对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指导与管理,学校有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 ┃
┃ │ 人│课业负担,有效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不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
┃ │ 环│水平的唯一标准。 ┃
┃ │ 境│ ┃
┠──┼──┼────────────────────────────────┨
┃ │ │2、贯彻《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关心和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 ┃
┃ │ │展,社区有完善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预警、监测机制。 ┃
┠──┼──┼────────────────────────────────┨
┃ │ │3、加强区域内文化市场监管和营业性网吧的整治,执法有力。净化校园 ┃
┃ │ │周边治安、交通、市容、文化等环境。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内无网吧和 ┃
┃ │ │电子游戏经营场所,50米内无乱设摊、乱堆物、乱停车现象。 ┃
┠──┼──┼────────────────────────────────┨
┃ │ │4、营造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环境,利用重大节庆、传统节日、纪念 ┃
┃ │ │日、暑寒假等时间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各项有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 ┃
┠──┼──┼────────────────────────────────┨
┃ │ │5、区县电视台、报刊和相关网站开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专栏,建 ┃
┃ │ │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文化教育部门积极做好面向未成年人的优秀影片、歌┃
┃ │ │曲和图书的展演、展播、推介工作,提供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丰富学生┃
┃ │ │精神生活。 ┃
┠──┼──┼────────────────────────────────┨
┃ │ 监│1、建立两年一次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情况及效果的评估监测制 ┃
┃ │ 测│度,并发布本区县未成年人生存与发展状况报告。 ┃
┃ │ 评│ ┃
┃ │ 估│ ┃
┠──┼──┼────────────────────────────────┨
┃ │ │2、建立社会监督评估渠道,多形式听取区域内市民意见,及时处理群众 ┃
┃ │ │的举报或投诉。 ┃
┠──┼──┼────────────────────────────────┨
┃ │ │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课题研究,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 ┃
┃ │ │规律,总结与推广新经验和科研成果。 ┃
┠──┼──┼────────────────────────────────┨
┃ │ │ ┃
┠──┼──┼────────────────────────────────┨
┃ 工│ 齐│1、区县各部门形成合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措施得力,效果明 ┃
┃ 作│ 抓│显。每年办好12件实事。 ┃
┃ 效│ 共│ ┃
┃ 果│ 管│ ┃
┠──┼──┼────────────────────────────────┨
┃ │ │2、区县各部门、社区、学校能充分利用节假日、仪式等活动,注重营造 ┃
┃ │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精神面貌有明显进 ┃
┃ │ │步。 ┃
┠──┼──┼────────────────────────────────┨
┃ │ │3、区县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优秀民族文化中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 ┃
┃ │ │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 ┃
┠──┼──┼────────────────────────────────┨
┃ │ │4、区县建立一支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队伍,充 ┃
┃ │ │分发挥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合力作用。 ┃
┠──┼──┼────────────────────────────────┨
┃ │ │5、区县妇联、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家庭教 ┃
┃ │ │育指导中心,家长受培训率逐年提高。 ┃
┠──┼──┼────────────────────────────────┨
┃ │ │6、区县治安环境良好,文化市场监管、校园周边环境建设等综合治理效 ┃
┃ │ │果明显,未成年人无重大案发现象。 ┃
┠──┼──┼────────────────────────────────┨
┃ │ 基│1、区县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文化、体育馆等场所及社区活动场 ┃
┃ │ 地│地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发挥教育功能。 ┃
┃ │ 建│ ┃
┃ │ 设│ ┃
┠──┼──┼────────────────────────────────┨
┃ │ │2、建立与完善区县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基地,有 ┃
┃ │ │一支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讲解员、辅导员队伍,形成活动系列和基地特┃
┃ │ │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