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继续开展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通知

  3.进一步推动高校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努力创建规范文明的语言文字应用环境,使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水平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要求,在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发挥基础、示范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贡献。
  三、评估内涵及标准
  从评估目的出发,重点评估学校在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过程中的工作定位、宣传力度、管理体制、工作措施以及工作效果等五个方面的情况。整个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两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五项,二级指标14项。为突出评估重点,二级指标中,有6项为核心指标(注有*号)。(详见《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指标内涵及标准》)。
  四、评估的基本原则
  1.坚持“重在建设,重在过程,重在实效”的指导思想,把评估作为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手段。
  2.采取学校自评和专家评估相结合的原则。在学校自查整改、推进工作、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由专家组进校进行实地考察,并根据考察结果作出综合性考察结论建议,既充分肯定成绩,又要实事求是指出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3.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量指标是定性评价的依据,定性指标则从发展性角度进行分析,给学校以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导向,通过定量与定性的综合考察和分析对学校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
  4.坚持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的原则,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反对走过场。
  五、评估的实施
  (一)组织领导
  1.评估工作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领导。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和语言文字管理处具体负责。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负责审定评估方案,批准和宣布评估结论,接受和处理评估仲裁事宜。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托上海市教育评估院负责组织评估工作。
  (二)评估期
  评估期一般为3年,学校接受评估时须提供3年的工作资料。
  (三)评估结论
  1.评估结论分为合格(达标)、暂缓通过和不合格三种。
  (1)凡每条二级指标有三分之二以上专家组成员评审为合格,则该条指标为合格。
  (2)14条二级指标≥75%评定为合格(即11条),则学校总评为合格(达标)。
  (3)14条二级指标中有9-10条评定为合格,则学校总评为暂缓通过。
  (4)14条二级指标中只有8条及8条以下评定为合格,则学校总评为不合格(未达标)。
  (5)6条核心指标其中有任何一条评定为不合格,则学校总评为暂缓通过。
  (6)6条核心指标其中有任何2条及2条以上评定为不合格,则学校总评为不合格(未达标)。
  2.对暂缓通过的学校要求在评估后写出整改报告,并在半年内完成整改,接受复评。复评仍未通过者为不合格学校,继续整改,二年后方可申请再评估。
  3.评估后,如发现学校在贯彻执行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上有重大问题,经核查证实后,即取消其合格资格,予以通报并责令整改,一年后再评估。

  附件2:

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指标内涵及标准




┏━━━┯━━━┯━━━━━━━━━━━━━━━┯━━━━━━━━━━━━━━━━━━┯━━━━━━━━━━━━━━━━━━━━━━━━━┯━━━━━━━━━┓
┃一级指│二级指│     内涵及说明     │       主要观测点       │           标  准           │   评估方法   ┃
┃标  │标  │               │                  │                         │         ┃
┠───┼───┼───────────────┼──────────────────┼─────────────────────────┼─────────┨
┃   │Ⅱ-1重│1、 1、 学校各级领导对贯彻实施│1、 1、 学校各级领导的自评和各种场合│1、 1、 学校各级领导认识正确,形成共识,树立国家意│1、 1、 查阅学校自┃
┃   │要性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的讲话;              │识、法律意识和现代意识,并能做学法、知法、执法的模│评报告;     ┃
┃   │识  │字法》的认识;        │2、 2、 学校各级领导在学习宣传和贯彻│范;                       │2、 2、 与领导班子┃
┃   │   │2、 2、 从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的带头作│2、 2、 重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努力将《国家通用语言│成员交谈;    ┃
┃   │   │言文字法》和三个“有利于”的高│用,以及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法律、法 │文字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3、 3、 问卷调查;┃
┃   │   │度,加强对语言文字重要性及紧迫│规、方针、政策的知晓率。      │                         │4、 4、 召开师生座┃
┃Ⅰ-1指│   │性的认识。          │                  │                         │谈会。      ┃
┃导思想│   │               │                  │                         │         ┃
┠───┼───┼───────────────┼──────────────────┼─────────────────────────┼─────────┨
┃   │Ⅱ-2目│3、 1、 对学校在贯彻实施《国家│3、 1、 学校各级领导在各种场合的讲 │3、 1、 正确认识学校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1、查阅学校自评报 ┃
┃   │标定位│通用语言文字法》中的地位、作用│话;                │规范用语用字的重点领域,高等教育对全社会语言文字规│告和有关材料;  ┃
┃   │认识 │以及自身职责和任务的认识;  │4、 2、 专业培养计划;       │范化的示范、基础作用,把培养具有良好语言文字素质的│2、和领导班子交谈 ┃
┃   │ *  │4、 2、 结合学校实际,紧紧围绕│5、 3、 学校发展规划;       │合格人才作为自身的职责;             │;        ┃
┃   │   │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把语言文字│6、 4、 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对国家语言│4、 2、 学校应明确语言文字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3、问卷调查;   ┃
┃   │   │工作纳入培养目标和要求。   │文字规范、标准的认知程度和应用能力。│作用,并全面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4、召开师生座谈会 ┃
┃   │   │               │                  │                         │。        ┃
┠───┼───┼───────────────┼──────────────────┼─────────────────────────┼─────────┨
┃   │Ⅱ-3组│5、 1、 建立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7、 1、 组建学校语委的有关文件;  │5、 1、 机构健全;                │1、查阅材料;   ┃
┃   │织机构│员会(或领导小组);     │8、 2、 申请活动经费的书面报告及经费│6、 2、 语言文字工作归口部门及人员落实,职责到位;│2、个别交谈;   ┃
┃   │   │6、 2、 学校语委有人员专管或兼│使用情况。             │7、 3、 有专项经费,并能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1、 3、 查看经费使┃
┃   │   │管日常工作,归口有关职能部门,│                  │                         │用情况报表;   ┃
┃Ⅰ-2管│   │并由一名处长(或副处长)分管;│                  │                         │2、 4、 召开校语委┃
┃理体制│   │7、 3、 有专项办公及活动经费。│                  │                         │成员座谈会。   ┃
┠───┼───┼───────────────┼──────────────────┼─────────────────────────┼─────────┨
┃   │Ⅱ-4工│各院(系、部)、处有专人负责语│9、 1、 工作网络成员名单;     │各院(系、部)处有专人负责,学生工作由辅导员(或指│3、 1、 查阅资料;┃
┃   │作网络│言文字工作,形成工作网络。根据│10、 2、 工作网络活动记录(活动通  │定专人)负责。在校语委领导下,网络正常运转,作用明│4、 2、 召开网络成┃
┃   │ *  │校语委的部署,有计划地开展各项│知、签到、讲话记录等);      │显。                       │员座谈会。    ┃
┃   │   │活动。            │11、 3、 根据校语委部署制定的工作计 │                         │         ┃
┃   │   │               │划。                │                         │         ┃
┗━━━┷━━━┷━━━━━━━━━━━━━━━┷━━━━━━━━━━━━━━━━━━┷━━━━━━━━━━━━━━━━━━━━━━━━━┷━━━━━━━━━┛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