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配因素及权重。
1.市(县、区)财政状况,权重比例占45%;
2.奖励扶助对象的规模,权重比例占45%;
3.计生工作水平、奖励扶助工作情况,权重比例占10%。
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分配因素及权重比例将作适当调整。
(二)省奖励扶助资金分配额的计算。省按以下公式计算试点县(市、区)的分配金额:
1.某县(市、区)省专项资金分配额=财力因素分配额+奖扶规模因素分配额+工作状况因素分配额
2.财力因素分配额=
某县(市、区)奖扶资金需求规模
省奖励扶助 财力因 ×该县(市、区)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系数
资金规模 ×素权重×------------------------------------------×100%
∑(试点县、市、区奖扶资金需求规模
×相应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系数)
3.奖扶规模因素分配额=
省奖励扶助 规模因 某县(市、区)奖扶对象人数
资金规模 ×素权重×--------------------------------×100%
∑(试点县、市、区奖扶对象人数)
4.工作状况因素分配额=
省奖励扶助 工作因 某县(市、区)工作状况得分
资金规模 ×素权重×--------------------------------×100%
∑(试点县、市、区工作状况得分)
(三)省奖励扶助资金的下达。省财政厅和省人口计生委按上述分配办法计算确定对省定试点地区的奖励和补助额度,于每年的11月底前下达各地。
第十条 奖励扶助资金的发放。
(一)发放时间。奖励扶助金以年为单位计算,在每年12月发放1次。
(二)发放机构。省人口计生委和省财政厅统一招标确定代理发放金融机构。奖励扶助资金由代理发放机构直接发放到奖励扶助对象的个人账户。
各地财政部门应于规定发放日前将省补资金与地方财政负担的奖扶资金足额拨付到发放专户。
第十一条 奖励扶助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禁用此项资金进行任何形式的盈利性投资、融资活动以及抵扣个人贷款等款项。
第十二条 省财政厅和人口计生委建立奖励扶助资金的监督检查机制。每年采取直接或委托方式对各地资金到位和发放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