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全省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

  4.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饲料认证产品。规范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饲料的认证工作,加大对认证产品及标志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认证机构的规范管理。深化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实现全省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率达100%。
  (二)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
  1.突出抓好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整治。切实解决粮、食用油、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白酒、饮料和儿童食品等11类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突出抓好广大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等监管薄弱地区,狠抓长期存在食品制假售假活动的区域。把小企业、小作坊、有制假劣迹的企业和质量不稳定的小型企业及“黑窝点”等作为监管和整治重点,严格企业生产条件审查和企业标准审查。
  2.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日常监管。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通过巡查、回访、年审、监督抽查、强制检验等方式强化日常监管;进一步完善预警制度、快速反应机制、奖励举报制度、行政辖区打假责任制、制假“黑名单”制度等5项执法打假制度;建立假劣食品收回制度;建立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和人员资质审核、注册管理制度。
  3.开展食品卫生许可证专项整治。以规范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面粉、熟肉制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和饮料生产企业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和监督为重点,以清理无证和不符合卫生许可条件的企业为工作内容,严格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审查和监督,开展食品卫生许可证专项整治。
  (三)加大对市场流通环节的整治
  1.开展包装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饮料、酒、奶制品、儿童食品、保健食品、豆制品、腌熏制品、调味品、罐头、食用油等10个品种。以“六查六看”(即:查食品经营主体资格,看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效健康证明等情况;查进货凭证,看经营者是否履行了进货检查验收责任,经营的食品是否索证索票;查上市食品质量,查验质量合格证书、检验检疫证明,看是否有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充合格商品;查包装标志,看商品名称、厂址、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是否真实标注;查商标广告,看是否有商标侵权和违法使用行为,食品广告是否存在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查市场开办者责任,看食品市场开办者是否履行了进场经营者资格审查义务,经营场所内部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为主要监管内容,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影响恶劣的食品假标识、假包装、假商标案件;加大对包装食品的质量监测力度,完善包装食品经营企业的经济户口档案。
  2.开展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粮食制品、肉制品、蔬菜水果、水产品、干制菌品等5大类品种。大力推行“厂场挂钩”、“场地挂钩”制度,监督食品经营主体严守质量承诺;开展质量定向监测工作,及时公布监测结果;重点查处销售病死肉、注水肉、私宰肉、未经检验检疫的各类肉品,非法使用化学物质加工的禽类制品,使用甲醛、工业碱等有毒有害物质浸泡的水产品及水发制品,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和水果,非法使用保鲜剂加工的水果,用劣质大米或陈化粮食加工的粮食制品,以及其他各种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加工的食品。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